529【数字化与耍猴】(第1/1页)重生野性时代

    多年以后,当你打开1年的报刊杂志,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这年4月份的章内容还很正常,但进入5月份之后,突然出现大量关于“数字化”的章。

    就拿中国商界杂志来,五月刊一共有48篇章,其中15篇的标题包含关键词“数字化”,另外还有几篇的内容跟“数字化”有关。

    明明是一商界杂志,为什么搞得像it杂志一样?

    再仔细看这些章的内容,有些讨论数字化家电,有些讨论数字化住宅,有些讨论数字化娱乐。甚至还有篇章叫将数字化穿戴起来,嘿嘿,连服装都特么要迈向数字化时代了!

    此后的几个月,中国面面都在“数字化”。

    京城那边直接喊出“建设数字化京城”的口号,化部门在打造“数字化图书馆”,教育部门召开了“数字化教育论坛”,甚至还涌现出这些论:地志资料库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设想、中国族谱资料的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农业建设与我国农业跨式发展……

    什么都能扯上数字化,中国似乎在一瞬间进入了科幻时代。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有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电脑来普及,中国可上计算机数量,从去年的35万台,一下子猛增到8万台

    第二,中国民数量暴涨,从去年的8万人,一下子猛增到5万人

    第三,政府和企业正在大力推广宽带技术,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在近半年内呈几何倍增长

    第四,政府不断引导推动传统行业与计算机、互联接轨。

    从去年底到现在,短短半年时间,中央连续颁布了8项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的法律法规,未来半年还会颁布好几项。1年堪称中国计算机互联的法制元年,所有法律基调都在此时定下来,之后的十多年只不过是修修补补。

    5月下旬,宋维扬被邀请去京城,参加“中国互联协会”的成立大会。

    这个协会具有一定的官性质,最高指导机关是国家信产部,由来自国的7多家企业共同发起,会员包括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集成电路商、科研教育机构等等。

    经过大会选举,宋维扬成功当选互联协会的常务理事。这是个没啥实权但又不**份的职务,关键时刻还有一定发言权,大企业的老总很多都做了常务理事。至于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这些职位,都给了政府官员或资深院士,联想的柳总都没资格当选。

    而轰轰烈烈的“数字化中国论坛”,也在这期间顺利举办,在国刮起一股数字化风潮。

    是的,报刊杂志上随处可见的“数字化”,正是这个论坛给引发出来的。

    事实上,“数字化中国论坛”已经举办了两届,但都属于打闹。今年的规格却突然提升至顶点,主办单位是中国贸促会、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经济信心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办单位也是一大堆,而且还要在京城、盛海、蓉城、花都、港城、弯弯等十多个城市巡回举办。

    轰动,论坛举办到哪里,媒体就聚焦到哪里。因为中国顶尖的几大传媒集团,都是这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其宣传可谓是地毯式轰炸。

    宋维扬没有跑去凑热闹,把出风头的机会,都让给了他投资的几个公司的老总,马云、马哥、张朝扬、丁三石、丁明等人都要去参加。

    但西康省那边真的无法推脱,省里大领导的秘书亲自打电话,请宋维扬务必要去参加论坛的蓉城站。甚至不仅仅是西康省的事情,整个西部地区都参与了进来,“数字化中国蓉城论坛”直接被定性为“中国西部开发商品博览会暨国际经贸洽谈会”的分会场。

    秘书在电话里转达了大领导的意见:“宋先生,你是省在计算机、互联领域唯一的业界领袖,是西康省数字化发展的一面旗帜。你必须要亲自到场参加,展示中国西部大开发数字化建设的风采,展现西部地区与数字接轨、与国际接轨的神风貌……”

    话都到这份上了,宋维扬能不去吗?

    西部科技园某些空置的建筑,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主会场设在园区的一个大厂房内,此地曾是软件园的展示区,墙面、地板、天花板的装修风格都非常现代化。以前有领导、记者来这里视察采访,会看到一台台整齐电脑,无数做临时演员的大生,以及大量让人不明觉厉的机器设备。

    自从宋维扬接盘之后,电脑都被搬到写字楼里,机器设备直接被当成垃圾处理是已经过时淘汰的玩意儿。

    一辆辆大巴从市区把人拉到西部科技园,在论坛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园区里的企业就成了参观景点。

    这是宋维扬和省里、市里商量好的,领导们要展示科技园的气象,证明他们把这个国家火炬计划基地搞好了。宋维扬则趁机推销自己的西部科技园,希望能够多拉几家公司在这里落户,即便只设办事处、研发中心也行啊,现在还有三栋写字楼空着呢。

    丁三石对神剑公司最感兴趣,因为易已经确立了游项目,正在组织团队自己开发游戏。他拉着马哥来到神剑络科技公司,问接待人员道:“你们这个公司专门做络游戏吗?”

    “是的。”工作人员微笑道。

    丁三石又问:“现在有多少员工?”

    工作人员:“正式员工有6个左右,实习生大概一两百个吧。”

    马哥惊讶道:“有一两百个实习生?”

    工作人员道:“这些实习生至少是科凭,但他们还不能胜任手里的工作。就拿美工实习生来,公司高薪聘请了日苯的游戏原画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实践。各部门的海外名师一共请了六个,光是请这些老师的钱,就花了1多万美元。我们董事长宋先生,一个月前对实习生们:你们要好好,就算以后不能留在神剑,也会被其他游公司抢着要。三年之后,只要你不是进狗肚子里了,月薪低于1万你们来找我,我自己掏腰包给你们补上。”

    “哈哈哈,宋老板真是财大气粗。”旁边一个电信运营商老总大笑。

    丁三石和马哥对视一眼,俱都看到对眼中的惊骇。一家游公司而已,请老师给实习生讲课,居然就花费了1多万美元,这已经让他们无法想象。

    事实上,这些从国外请来的业界大佬,在教之余还会参与指导具体工作,否则哪花得了那么多钱?

    一大群人很快转悠到二楼,经过一间会议室时,工作人员:“里面正在开会,暂时不能参观。”

    有位老总不顾及自身形象,透过门缝看了两眼,惊讶道:“怎么里面还有几个老头子?做络游戏不是年轻人的事吗?”

    工作人员微笑道:“里面的五位老先生,有两位是拿国家特殊津贴的,另外三位也是教授级别。他们都是资深的专家者,被聘请来担任项目顾问,每个月到公司来开一次讨论会。”

    “什么项目?”丁三石忍不住问。

    工作人员依旧保持微笑:“一个游戏开发项目,我只能这么多。”

    跑来参观的大佬们已经被勾起了兴趣,一位公司老总道:“再透露一点呗。”

    工作人员:“我们正在开发一款络游戏,历史题材,游戏里的人物、服饰、建筑、风俗都有讲究,所以必须请专家者程指导。”

    另一位老总感慨道:“这哪里是做游戏啊,拍电影都没这么严格。”

    “这游戏得花不少钱吧?”马哥问。

    工作人员道:“董事长了,这款游戏要做好,要用几年时间,花掉几个亿。”

    众人面面相觑,震惊之余,都觉得宋维扬疯了。

    几个亿干什么不好,非要拿来做游戏,此时整个中国游市场的规模也没达到一个亿啊。

    能收回成才见鬼了!

    “开发游戏那么费钱?”丁三石喃喃自语,他已经决定做游了,现在却被搞得有些忐忑。

    这消息很快传到媒体那边,为期两天的论坛还没结束,就有无数记者抽空子前来打探,继而迅速见报传遍国。

    因为实在问不出具体内容,甚至连研发资金也很笼统。记者们于是私下统一口径,宣传宋维扬要花五年时间、耗费5亿资金,请来国内外顶尖专家,打造一款史无前例的历史题材游戏。

    经过持续打探,终于有个实习生不心“漏嘴”,证实这款游戏跟山海经有关,于是报道就变成了“大型上古神话题材游戏”。

    国舆论为之轰动,一些人认为宋维扬玩物丧志,钱多了不消化一些人认为这是假消息,属于宋维扬宣传游戏的手段还有无数游戏爱好者,跑到论坛发帖子讨论,这种讨论随着搜神记的连载愈发火爆。

    是的,胡耕开始写了。

    此人是个快枪手,一边参与游戏策划,一边创作络,每天更新量居然能达到8字以上。

    胡耕在的“楔子”里直接注明:“书又名山海经之搜神记,最初是一个游戏策划案,创作与游戏开发同时进行。人目前是神剑络科技公司山海经项目组故事主创,等游戏上线之后,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创作完成,出版之后的稿费,竟然比胡耕在神剑的工资高出无数倍。

    不管是死忠读者,还是游戏爱好者,都对山海经保有无限期待。

    他们期待了一年又一年,却连游戏的影子都见不着,甚至各种传闻游戏开发已经终止。每当这种传闻甚嚣尘上的时候,都会有一两张图片突然爆出来,或者是游戏截图,或者是角色原画,立即就把期待值给拉满了。

    而这几年当中,中国游行业繁荣兴盛,各大游戏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仅露出只鳞片角的山海经,却成为悬在业界大佬们头上的一块巨石,谁都不知道石头哪天会掉下来。

    宋维扬数年磨一剑的玩意儿,耗费几亿资金做的游戏,哪家游戏公司敢觑?

    不管是后来的贴吧,还是17173游戏站,都有山海经的专属页面。每爆出一张相关图片,又或者是模棱两可的内幕消息,都会引发万众围观和讨论。直至山海经开放性内测时,由于数量稀少,一个邀请码竟被炒出几千元的天价。

    宣传嘛,耍猴嘛,宋维扬很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