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众生百态(第1/1页)我要做门阀
“小叔叔,小叔叔……”赵柔娘带着一股香风,投入张越怀中。
旁边,那匹棕色的小马,也打着响鼻凑过来。
这吃货,大约是想空间水和空间的秸秆都想疯了。
一个劲的往张越身上蹭。
而远方,嫂嫂虽然表面上装的非常端庄,但张越明显能发觉,她的脸颊都有些因为激动而潮红。
张越将赵柔娘放下来,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柔娘,我不在家这些日子,你可听话?”
“柔娘很听话呢!”赵柔娘扯着自家小叔叔的衣袖,一双明亮大眼睛,宛如珍珠般闪亮,她轻声说道:“就是阿姊,常常担心小叔叔,每天都要去宗祀为小叔叔祷告……”
张越听了,不由得抬眼看向远方的嫂嫂。
差不多一月不见,嫂嫂的容颜,却有些憔悴了。
张越知道,她必是每日担心自己在长安的生活,吃不好,睡不好。
心里不由得升起无数歉意。
牵着柔娘的手,张越走到嫂嫂面前,长身一拜:“嫂嫂在上,毅回来了……”
“叔叔快快起来……”嫂嫂有些慌乱的上前,说道:“叔叔今日荣归,当去祭拜列祖列宗,以告先人……”
“嫂嫂所言甚是!”张越拜道:“毅当去祭拜祖先,以慰先人!”
在任何年代,中国人与祖先的关系,都是紧密的。
祖宗坟墓与故乡情怀,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牵挂着所有的诸夏子民的心。
无论走到那里,无论地位如何,都不能忘怀。
当年刘邦就说过: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其死后遗诏,下令在沛县,建立庙堂,供奉他的灵位,还命令地方组织童子,每岁为他献唱《大风歌》。
既然荣归,当然要祭祖,告慰先人!
“老师!”袁常带着几个仆从,走上前来,走到张越面前,跪下来拜道:“弟子恭迎老师回乡!”
在袁常身后,陈越兄弟也上前拜道:“吾等恭迎张公荣归!”
又有数十名士子,纷纷前趋,恭身礼敬:“末学后进xx,拜见明公……”
张越抬起头,看过去,这些士子里有他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诸君都还在啊……”张越有些感动。
袁常拜道:“自老师入京,弟子便自作主张,为老师继续授业……诸生也都留守于此,静待老师归来之日!”
这就了不得了!
更让张越对袁常刮目相看。
这个便宜弟子,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个纨绔吧!
而他能够在自己离开后,继续维持甲亭的士子数量,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在任何时代,想要做事、成事都要有人。
而且,得有一批脑残粉和死忠支持者。
不然,纵使你开挂,也做不成任何事情。
而聚集于甲亭的士子们,虽然多是寒门子弟,但,却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
西元前的知识分子,哪怕天资一般,但在这个识字率低的可怕的年代,只要勤勉一些,总能有所成就。
而这些士子,在甲亭听张越讲珠算,又互相交流。
是第一批接触和学习珠算的知识分子!
这可就了不得了!
二三十年后,他们中未尝不能出郡守、刺史甚至九卿!
而且,因为他们是受惠张越的珠算,所以,在未来,他们的身上自动就会被张系的标签。
只要稍加笼络和团结,就可以作为未来的张系集团的骨干。
“善!诸君对我不离不弃,在下无以为报,明日于甲亭再讲珠算之术!”张越长身对众人一拜。
士子们闻言都是兴奋不已!
张越离开前,只讲了加减之法,虽然留下乘除口诀,但众人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而且,没有张越亲自指点和演示,他们一时间也摸索不出什么。
本以为张越如今飞黄腾达,怕是不肯再将这等奇技传授,如今,听得此话,众人纷纷拜道:“张君高义,愿为门下之徒……”
但张越却只是笑笑,没有答应。
他现在是侍中领新丰令是国家官员不是博士官。
所以不能收徒。
但,可以打擦边球。
张越笑着拱手道:“在下年少德薄,不敢说授业,只能说是与诸君共同探讨、进步……”
在一旁旁观的乡三老及乡绅们见了,都是暗自点头。
“这位张侍中,别看年轻,但这手腕、章法,都颇为熟练啊……”许多人议论着。
“听说他至今没有婚配呢!”有乡绅悄悄想着,盘算着,打算着送妹子。
更有人扼腕叹息。
怎么以前就没有能发现这个潜藏在长水乡的蒙尘明珠呢?
若彼时联姻,现在躺着就能发达了。
如今却是只能想办法,送女儿去做妾了。
没有办法,他现在已经贵为侍中,受命辅佐长孙,极得天子宠爱。
据说宫里面有传说,天子以为此子乃是上苍派来辅佐他的留候般的大臣。
所以,毫无疑问,此子的未来正室,恐怕至少也得是三公九卿的贵女,甚至是姓刘的宗女、公主!
大家这小胳膊小腿的,连个妾室的地位,恐怕都要与人去争抢。
“主公!”田家三兄弟与李氏四昆仲,挤出人群,走到张越面前,磕头拜道:“臣等恭迎主公荣归,请主公吩咐!”
这七人一出来,顿时就吸引了许多乡绅的注意。
特别是那些中小地主的眼睛,立刻就盯上了他们。
他们知道自己的分量,恐怕想要搭上张侍中的车有难度。
但宰相门房也比千石县令强!
侍中的家臣,地位自然也不低。
若能嫁一个女儿或者族女,给这些侍中的家臣为妻,那等于间接与侍中联姻啊!
这事情得抓紧,得快点下手,晚了说不定连汤都没得喝了!
这么一想,很多人心里就有了计较,决定回去后就派媒人来甲亭说亲。
也不拘要指定谁,先扒拉一个到碗里再说!
张越看着田李兄弟,连忙上前扶起他们,道:“我离家这些日子,辛苦诸位,为我照顾家人与产业了……”
他虽然离开南陵,人在长安,但期间也曾派人回来看过。
据说,他离开以后,这田李兄弟就日夜守在家门口,保卫着他的家宅。
做事更是勤勉,忠心。
这样的家臣,当然要赏!
不过,现在人多口杂,赏赐之事和嘉勉之事,还是留到晚上再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