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搬迁造船厂(第1/1页)欧皇崛起

    其实,从布雷顿角岛带来的好消息,不止造纸厂产纸这一个。布雷顿角岛的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那边煮盐基地也开始运营了。

    根据加兰德的报告,就在悉尼湾北边,加兰德修建了一个沿海的煮盐基地。煮盐基地很靠近北悉尼煤矿,燃料运输也非常方便。

    那边煮盐基地已经建好,现在就等马林把特塞尔岛上的盐城的煮盐工匠和大锅全部搬迁到布雷顿角岛上了。而施瓦茨的附近率领的原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工人和摇煤球的工人,已经在布雷顿角岛的北悉尼煤矿,开始稳定地量产煤块集合煤球了。布雷顿角岛北边的造纸厂,已经获得了稳定的煤炭供应,现在,新煮盐基地,也能够获得稳定的煤炭供应了,只等老盐城集体搬迁过去了。

    在得知布雷顿角岛那边准备好了之后,马林立即签署命令,下令老盐城开始集体搬迁。在老盐城搬迁的这段时间,巴尔特鲁姆岛上的新盐城,将会扩大产量,以填补老盐城搬迁这段时间的产量空白。

    就在加兰德派来的运纸船抵达埃姆登港不久,北美双岛那边,塔拉也派来了一艘船,载满了鲸油和鲸肉。

    同时,塔拉还给马林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亚美利哥岛上,塔拉已经准备好了上千棵老橡树原木,每根原木的长度,都在30米以上,都可以拿来作为500吨级甚至更大的大船的龙骨。

    而且,这些原木,已经在亚美利哥岛上风干了两年了,完全适合用于造船了。

    只是,这些原木太长太大了,两三百吨级的柯克帆船,完全不适合将它们运回欧洲。所以,在亚美利哥岛上就近建立造船厂,才是最合适的。

    马林显然也很赞同这个意见,也早有此打算。于是,再三思考之下,马林打算,在埃姆登造船厂,分出一半的工匠,派往美洲,用于制造500吨级的战舰,和500吨级的武装商船。

    500吨级的战舰不用说,直接按照“霍夫曼级”战舰的图样,继续复制就是了。而500吨级的武装商船,那也简单,只需要把“霍夫曼级”战舰的船肋骨的对数相应地减少,就可以了。同时,侧舷厚度也降低些。

    长度达到30米的橡木原木是很难得的,因此,马林决定,亚美利哥岛上的那上千根橡木原木,全部用来作为龙骨材料。至于船肋材,完全可以先从欧洲本地购买合适的材料,然后在埃姆登造船厂负责制造船肋骨的分厂里,使用石槽固定的办法,将其弯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等风干后,再用船只,运往亚美利哥岛的新造船厂,用于拼装新船。

    新的造船厂显然是马林无比重视的,要知道,想要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并打通东方贸易航线,一定数量的大船,那是必须的。

    所以,为了这事,马林亲自赶赴埃姆登造船厂,从中挑选了300多名造船工匠。然后,又从农奴中,挑选出上千名有木工基础的农奴,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装船送往北美双岛的亚美利哥岛,组建新的造船厂。

    而原埃姆登造船厂留下来的那批人,同样继续造船。比如,现在造船厂内,就有4艘霍夫曼级战舰,正在建造中。所以,马林才只抽调走300名工匠,没有按照原计划抽走一半人。不然,这4艘战舰就要停工了。

    但是,马林很清楚,以后北美那边,才是造大船的主要基地。毕竟,那边木材取之不尽。所以,在抽调走300多造船工匠的同时,马林还给这300工匠挑选了上千懂得木匠手艺的农奴,交给他们培养,使这上千名懂木工的农奴,也能成为合格的造船工匠。

    到时候,拥有数量庞大的造船工匠队伍,加上北美取之不尽的木材,在北美洲大量爆船,也是可以的。

    为了培养那上千懂木工的农奴,马林的打算是,到了亚美利哥岛后,先让那些农奴木匠给那300多造船工匠打下手。那300多老造船工匠的任务,就是新造一艘500吨级的“霍夫曼级”战舰。而那上千名农奴木匠,则先在一旁打下手,观摩学习。

    然后,再利用亚美利哥岛上丰富的木材资源,随便砍点木材下来。未必需要风干两年的木材,而是直接用普通的木材,显然那些农奴木匠先练练手,造几艘小点的渔船。几艘小渔船造下来,那些个农奴木匠也差不多对造船流程熟悉了。届时,他们就可以真正地帮那些老牌的造船工匠打下手,一起参加制造500吨级的战船和武装商船了。届时,一千三百多工匠,完全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三四艘500吨级的战船。

    此外,塔拉还递交了一份申请,申请正式开始开发亚美利哥岛(南塔克特岛)边上的哥伦布岛(马萨葡萄园岛)。

    主要的理由,就是哥伦布岛上,也有大片的森林。即使暂时先不在哥伦布岛上开垦农田,但先在哥伦布岛上伐木,把适合造船的橡木先砍伐下来,并保存风干,也是好的。

    不但如此,哥伦布岛上的气候和亚美利哥岛上差不多,很适合种植大豆。甚至,塔拉还有一个打算——就是在哥伦布岛上尝试种植小麦。

    身为一名新晋的贵族,塔拉自家在东弗里斯兰伯国也是有封地的,产出也不少。每年的收益,也有上万金币。

    所以,塔拉对生活的要求,也变高了。比如,塔拉开始嫌弃黑面包了,开始喜欢上小麦面粉做的白面包了。

    但是,塔拉也明白,德意志北部地区,因为气候偏冷,其实不大适合种植小麦,而是最适合种植黑麦。因此,想吃白面包,其实是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小麦的。

    之前,塔拉跟在马林身边的时候,听马林讲解过一些农业知识,诸如“积温”什么的概念。虽然没听懂,但塔拉却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北美双岛的积温,是比东弗里斯兰伯国高的。别的不说,光是夏季,北美双岛就比东弗里斯兰伯国要热。而马林说过,炎热的夏季,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很有必要的。

    按照马林的说法,北美双岛因为夏季气温的关系,比欧洲北部更适合种植大豆。那么,塔拉就推断——北美双岛,是不是比东弗里斯兰更加适合种植小麦呢?

    他把这个设想,提交给了马林。马林马上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再给塔拉的回信中,马林肯定了塔拉开发哥伦布岛的设想。而且,还给塔拉送去了几麻袋小麦,让塔拉在春耕时,尝试在哥伦布岛上种植春小麦。

    不过,马林还是反复强调——造船和伐木,才是塔拉更需要重视的。至于小麦种植,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没啥。

    眼下的欧洲小麦,品种实在太差了。一般小麦头一年11月份种下,要到第二年10月份才收获。如此长的生长周期,在马林眼中绝对是渣渣啊。倒是华夏的小麦,已经可以和水稻轮作了,生长周期要比欧洲这时的小麦短很多。所以,在打通大明的航线后,马林打算去华夏引进生长周期短很多的华夏小麦,以取代欧洲这个时候的劣质小麦品种。因此,对于塔拉在哥伦布岛上种植小麦是否成功,马林完全不在乎。

    事实上,在马林眼里,北美双岛不过是马林殖民北美的一个跳板而已。而且,两个岛上,也没多少橡树。

    橡树真正多的地方,还是在大陆上。只有占据了大陆,后世宾夕法尼亚州的地方,获得数不尽的适合造船的宾州红橡,那才是真的大发。马林现在琢磨着——是不是该发兵征服北美大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