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炸了!(第1/1页)动力之王

    “费尔南德斯先生,聊几句?”参观结束后,安尼福克凑到陈耕身边,低声道。

    “哦?”

    看着安尼福克,陈耕有点惊讶:“福克先生,您想什么?”

    安尼福克却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示意福克公司的其他人员帮自己和陈耕隔开一个单独的空间,才低声道:“费尔南德斯先生,您之前过要研发33座椅的1,您是认真的?”

    陈耕挑了挑眉毛:“您不是最后否决了这个合作建议了么?”

    此前陈耕与福克飞机谈合作的时候,提出了两个1的改进案,一个是基于1的机身横截面保持不变、但增大机翼、在机翼前后延长机身的案,也就是15,还有一个是在尽量保证零配件通用的前提下,研制新的“33”座椅的机身。

    相比于加长机身,研发新机身的难度无疑要大的多,最后福克兰联合航空技术公司经过数次董事会讨论之后,最终否决了研发“33”机身建议,只同意帮商飞集团研发加长机身的15。

    安尼福克在这个时候忽然又提出了这件事,让陈耕敏感的意识到了一点什么。

    “否决了也可以重新讨论嘛,”安尼福克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也没有,笑吟吟的道:“费尔南德斯先生,您真的认为33的座椅模式更适合未来?”

    “这个……”

    虽然还没摸准安尼福克这老家伙到底在打着什么鬼主意,但这总归不是坏事,陈耕想了想,点头:“对于单通道的窄体干线飞机来,同样的机身长度,机身直径只需要增加个44厘米左右,就等于凭空多了一排座椅,您考虑过对于航空公司的诱惑力吗?

    另外,如果是想要在同款机型上增加载客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长机身,可3模式要比33模式加长的更多,从机身的安结构来也是个不的考验,更别由此带来的电线以及其他组件部分的重量的增加。”

    “我明白,您的这些我都明白,”安尼福克连连点头:“但是麦道的、8都是3……”

    “波音737是33,空中客车正在研发的3也是33,”陈耕打断安尼福克的话:“福克先生,您与其担心33的市场认可度,还不如担心福克公司研发33模式的飞机,会不会引起空中客车和波音、麦道的报复。”

    “……”

    安尼福克不话了,他沉默了下来。

    是的,如果是“3”座椅布局的飞机还可以打着“大支线”的名义开发的话,那么33就是妥妥的中短程干线飞机的标配了,把苏联撇在一边,球三大中短程干线飞机研发制造商:波音、空客和麦道,会眼睁睁的看着福克公司进军这一市场而无动于衷?

    不可能的。

    如果福克兰联合航空技术公司当真宣布开发33座椅布局的喷气式飞机……不,都不用他们宣布,安尼福克福克相信福克公司里面一定少不了这几家公司收买的鼹鼠,只要福克兰联合航空技术公司这么做了,哪怕是秘密行动,波音、空客以及麦道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知道,至于后续,呵呵……

    根就不用。

    一时间,安尼福克的脸上阴晴不定。

    安尼福克不话,陈耕也不话,既然这件事是安尼福克提出来的,陈耕就不信这老家伙没点儿想法。

    果然,安尼福克是有想法的,低头沉思了片刻后,安尼福克忽然抬起头来看着陈耕,虽然周围都是他的人,但他却是忽然上前一步,变成了几乎是与陈耕面对面,再次压低了声音:“如果,福克飞机愿意帮你们做这个项目呢?”

    陈耕眉毛一挑:“我们出钱?”

    “是。”

    “设计、产权与你们共享。”

    “呵呵……当然……”

    “想都不要想!”陈耕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

    “……”

    安尼福克傻眼了,他没想到陈耕居然拒绝的这么干脆,刚刚好的你更喜欢33呢。

    像是明白安尼福克心里头想的是什么一样,陈耕笑吟吟的道:“福克先生你莫非是忘记了,哪怕是3模式的15,在运载能力面也足以和麦道的8系列相提并论,据我所知,似乎麦道公司也认为8的运力有些过程,正在开发缩短机身的8,你,15座的15够不够我用了?”

    “……”

    安尼福克是真的傻眼了,看着陈耕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他哪里还不明白其实自己的那点儿心思早就被陈耕给算的透透的?

    但他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做生意不就是这样吗,虽然做生意讲究个双赢,但双赢也不意味着双55的评分利润,我占优势的时候,我肯定要多吃两口,你占优势的时候,你还要多吃两口也完正常,既然对于陈耕来15座级别的15已经完能够满足他们将来的需要,那福克这边就只能忍痛少吃两口来服陈耕了。

    可就在安尼福克思考着用什么理由来服陈耕的时候,陈耕却不肯继续陪安尼福克玩了,他笑眯眯的道:“福克先生,不好意思,今天来的可都是我们未来的客户,所以……不好意思了。”

    安尼福克还能什么呢?况且他也明白,这种事情哪能这么轻易的三言两语就搞定?闻言,安尼福克点点头:“好的,您先去忙。”

    ……………………

    不提第二天1的乘坐体验,当天晚上……准确的还没到当天晚上,静态体验结束后,首都的圈子里就传出了一个消息:考虑到运输和成面的原因,陈耕其实并没有打算将福克1客机的总装厂放在冰城,他准备选择一处交通便利的、最好是靠近沿海的省份和城市建厂。

    首都是什么地?

    华夏的心脏啊!

    为了便了解国家的最新动向,别省级政府、地级市了,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行政县、乃至一些乡镇政府都在首都设有办事处、驻京办,当商飞集团准备在国内考察、择地建造福克1的客机总装工厂的消息被传出去之后,几乎是在一瞬间,各省在首都的驻京机构就都知道了。

    什么?!

    商飞集团的科技总装工厂的厂址竟然还没确定?!

    商飞集团并没打算在冰城设立福克1客机的总装工厂?

    整个首都圈子瞬间就炸了!

    谁也不敢怠慢,自觉自己够些分量的地政府驻京机构,甚至连核实这个消息的真伪的时间都没有,立刻就将电话打回了省、市,甚至都直接绕开了省招商引资机构的领导,直接寻求核心领导的指示。

    “消息确定吗?商飞集团真的不打算在冰城设立福克飞机的总装工厂?”

    “不确定,不过据消息是今天商飞集团与荷兰福克公司举行的1地面静态体验活动上传出来的,当时在场的领导不但有航空工业部的,还有几大航空公司的老总以及航空工业部下属的一些单位的领导……领导,这种事情谁敢等到确定、核实啊,”面对电话对面的领导的问题,驻京机构的领导们一个个急的跳脚:“现在整个首都圈子都疯了!现在谁能抢到先机、与陈耕取得联系,谁就领先一步,至于核实消息的真伪,这个总有时间不是?可现在关系的可是一笔几千万美元的大投资!”

    对啊!

    这可是一笔几千万美元的大投资!

    能当领导的,脑子就没有不够使的,电话那头的领导立刻反应过来:相比于这个项目,投资额度还是次要,如果能够将这笔投资拉到省……

    飞机工厂啊,听上去多么高大上的存在!

    示范效应多么明显?

    到时候出去拉投资,我们直接把商飞集团的这个福克1客机项目一亮,告诉那些潜在的投资者:“看!如果我们省的投资条件不是好的不得了,人家福克公司的飞机制造厂会落户在我们省市吗?”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一张招商引资的名片!

    不是镀金的,而是纯金的那种!

    意识到这一点,电话那头的领导也激动的不行了:“很好!你们驻京办的工作做的很不错!同志们,接下来你们要再接再厉、发扬不怕吃苦、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神,一定要拿到陈耕的联系式,我立刻就安排同志去首都和陈先生谈!”

    在做出这番指示的同时,领导已经开始琢磨了:核实还是要核实一下的,但通过谁核实呢?嗯,我和航空工业部的老何关系不错,先打个电话问问他……不过既然竞争这么激烈,想要拿下商飞集团的这笔投资,需要花费的代价肯定不会,传统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似乎有点不太够了,需要想点新的、能打动商飞集团的……

    …………

    类似的谈话、类似的电话此起彼伏,在极短的时间里,商飞集团以及陈耕,成了某个圈子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