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8.第一狗仔(第2/2页)红楼第一狗仔.

回来?”

    “不知道。”

    “你……”

    贾母用一脸‘我为你操碎了心’的表情,狠狠盯着贾赦。

    “他到底是人中龙凤,卓尔不群。欣赏他的人,只怕数不胜数,少不得有几个胆大心黑的,存着什么不轨之举。你怎么能这么任由他跑出去,什么都不管不顾!”

    “他是奉命出京办事,我哪有权干涉皇命。再者说,能被人轻易勾走的人,我也不稀罕要。”贾赦语气笃定道。

    贾母气得,指了指贾赦,“瞧给你狂傲的!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像个无知少年一般,以为天下事儿只有是风花雪月?你自己也是个男人,男人那点心思你会不懂?你不管他着点,还指望什么一双人。哼,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多年,没见这世上有什么经得起考验的好男人!连自己儿子都算上!”

    贾母白一眼贾赦,一脸嫌弃。

    贾赦不禁觉得好笑,坐下来要喝茶。

    贾母见状更气,“我话还没说完呢,你给我站起来,不许坐。”

    贾赦只好乖乖的站起来,示意贾母继续。

    “我的话你听没听进去?我让你看着点他。”贾母语重心长道。

    “好好好,您老说什么都对。”贾赦敷衍道。

    贾母:“你少愚弄我,我告诉你,不听老人言,早晚会吃亏。要不是看你对他动了真心,我也懒得替你操这份儿心。闹着玩多好啊,好聚好散,互不伤害。”

    “好,我知道了,您的话儿子一定谨记在心。回头等他回来了,您的这些问题我一定会问清楚。”贾赦正经给贾母行礼,解释道。

    贾母这才算稍微消了气,但还是一再嘱咐贾赦,一定要重视这件事。“这种事儿上,你粗心可不行。”

    “对对对。”贾赦附和。

    贾母这才点了头,示意贾赦可以坐下喝茶。待贾赦喝晚茶之后,贾母便微微伸脖子,问他关于三公主的传言是否为真。

    “她真喜欢宋奚?”

    “嗯。”

    “哟,”贾母嗤笑起来,微微用手掩着嘴,一脸讽刺,“也不看看辈分,她而今守寡回来,也没有要回北元国的意思,凭我这些年吃盐的经验,她八成是还存着这心思。要不要脸,论起来人家是她舅舅,对女人也不感兴趣,她这么厚脸皮的干什么,真是自作死。”

    “是啊。”贾赦附和。

    “虽说是公主,位份高,但她毕竟是女眷,爪子还伸不到朝堂上,干涉不到你们身上去。你也别太看重这件事,平常处之,我看她未必会有什么办法。”贾母鼓励贾赦道。

    贾赦忙应承,谢过贾母关心。

    贾母舒心了,缓两口气。转而微微犹豫了下,对贾赦道:“有件事儿开口了或许也没用,但我必须要开口,毕竟老二也是我生的。你得空不能帮帮你二弟?我也不指望他能有多大的出息,让他坐稳了当下这个官儿,好好地和你弟妹过日子行。”

    “我试试吧,但他的性子您是知道的,比谁都执拗。”贾赦说罢,又问起宝玉最近如何。以前他来定省,常见宝玉黏在贾母身边。最近几次却奇怪,都不见他的身影。

    “这孩子估摸是受了宋麓的刺激,这两天发奋读书呢,还学做文章,想写一篇好歹能通顺的,下次也可和人家切磋一二。”贾母提起宝玉的上进,乐呵起来,她是愿意看见宝玉多跟宋麓那样的学习。

    “妹夫搬家之后,他也没伤心?”贾赦问。

    贾母明白贾赦此问的意思,特意好好和他解释:“倒是念过几次林丫头,倒也没什么,这都住京城,离得也不算远,想见见了。他也懂这个道理,没上次魔怔的厉害。”

    贾赦点点头,觉得宝玉若能这样最好。

    贾赦从贾母院儿出来之后,便收到猪毛递来的消息:原马新县县令丁安,在前往宁水县上任的路上,举家被杀害了。

    “这马新县离京城很近,便是和老爷曾经去过的蒲柳县毗邻。宁水县则在四百里外,乘马车只要两天的时间能到。丁安一家主仆共计十六具尸首,都死在半路的一处树林子里。”

    “骇人听闻。”贾赦道,“是遭了山匪?”

    “据说路中央挖了个陷阱,头一辆车是栽进坑里去的。人不是死在一起的,林子里也有尸体。”黑猪接着道,“目前只知道这么多,递送消息的人第一时间来回复,其它的事宜还未作了解。”

    贾赦听黑猪描述案发的情形,便眯起眼睛来,沉思片刻,便问黑猪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黑猪:“约莫两个时辰前。”

    事情发生在京城地界,京畿府插手自然没人质疑。

    “去通知柳之重,让他立刻派人封锁现场,不许闲杂人等进出。”

    贾赦转念想,既然这件事关系到朝廷七品官员的死亡,大理寺也可以触动,又叫人往林府递一声消息。

    黑猪本以为这消息汇报完了,没事儿了,没想到他家老爷竟有插手此案的意思。

    “老爷,这种山匪劫财杀人案交由官府的人处理便是。便是要写到《邻家秘闻》里,回头劳烦京畿府的人,抄一抄供词是了。”

    “这案子不算普通。”

    而且贾赦很想把这个案子揽下来。

    贾赦把一身官服换了回来,茶吃了两口点心,便匆匆进宫面圣。

    皇帝对于七品官被人举家杀害的事儿,也很惊骇。

    他也觉得是山匪作恶的可能性居大,不解贾赦为何执着此事。不过他知道,贾赦向来慧眼如炬,能洞察平常人所忽视的东西。此刻便是问,贾赦也只能回答一些推测的东西。倒不如直接允准,看他能把此案查出什么花儿来。

    皇帝这厢已经敲定,让贾赦暂代宋奚之职,襄理京畿府事宜。那厢才有刑部的官员来面圣,要呈奏丁安一家被害的事儿。

    “消息果然厉害,比朝廷这些笨手笨脚的快。”

    皇帝直接打发走刑部的人,也不必见了,一切交由贾赦处理,他尚可放心。

    贾赦准备出宫后立刻动身前往案发地。虽说到地方的时候,天可能已经黑了。但贾赦可以在附近村县住下,等第二天天一亮能勘察现场了。

    可不巧,他才从太和殿走出没多远,又来个小太监拦他。

    贾赦听说这次是十一皇子,毫不意外的笑了笑,请那太监带路。

    十一皇子穆瑞远正站在廊下,拿着小木棍儿逗鸟儿。

    听闻贾赦来了,他忙笑眯眯的丢了手里的东西,转而免了贾赦的行礼,请他在凉亭内落座,尝一尝他刚弄到手的春茶。

    贾赦喝了一口,叹好喝。其实只觉得味道多那么一点点清新,但具体滋味儿好在哪儿,有什么深度,他可说不出来。

    穆瑞远看会子贾赦,见他除了说好并不能说出其它,便感慨笑起来,“贾大人倒是个简单直白的性儿。”

    “让十一殿下见笑了。”贾赦道。

    “是你见外了才对。我和小舅舅一直关系要好,他欣赏喜欢的人,我自然也欣赏。以后和我不用这般客气,私下里我们如朋友一般相处,不拘泥于规矩。”穆瑞远热情道。

    贾赦忙称不敢。

    “这么点事儿,别跟我磨叽,这么定了。”穆瑞远爽朗的笑起来,接着又跟贾赦介绍了几样宫廷新点心,“都是些软烂,味道甜的,正好拿回去孝敬你家老太太。”

    穆瑞远说罢,吩咐人准备了两食盒。

    贾赦谢过,心里却明白穆瑞远这是在警告或者提醒什么。这厮连贾母吃软烂甜的东西都知道,显然早调查过他的家人。

    “对了,我听说御史台最近在审查户部历年来赈灾的事儿。我可早听说了,赈灾里头黑事儿多,油水多,钱最好贪。你可查出什么没有?”穆瑞远问。

    原来这是穆瑞远叫他来德目的,果不其然。

    从他刚刚说的这几句话里分析。他先是非常确定说赈灾款里面必会涉嫌贪污,然后才问有没有查出东西来。明显是有意提醒和催促,希望贾赦能从里面挖出个贪污案来。

    至于他指的是哪一桩贪污案,贾赦自然心知肚明。

    “还在查。”贾赦微微笑。

    “那你这手脚也太慢了,这事儿搁小舅舅来做,一目十行,立刻能看出哪一桩里面有问题来。”穆瑞远看似随性嘟囔着一句,转而马上和贾赦致歉,笑着说自己并非恶意,“也罢了,毕竟小舅舅非同凡人,我也不该拿你跟他比。”

    “十一皇子说的极是。”贾赦慢悠悠地回了穆瑞远一句。

    贾赦此刻的心情是愉悦的,因为事情的发展确如他所料想的一般。

    穆瑞远没想到贾赦是个油盐不进,吃得了讽刺话语的主儿。他愣了下,笑容里掺杂着对其的一丝佩服。之后也便不打扰贾赦了,最后只嘱咐让他不必担心外出的宋奚。

    贾赦聊表感谢之后,便匆匆告辞,查他的案子去了。

    穆瑞远望着贾赦绰绰离去的背影,眼色复杂。

    转而叹一声,自嘲的笑了一下。

    窗下挂着鸟笼的屋门这时候打开了。

    三公主穿着一身翠衣裙裳,利落地迈步走了出来。

    “三姐,真如你所言,是个厉害的。而且我发现我是越来越喜欢这个贾赦了,真有趣儿。”穆瑞远也不嫌脏,自在的坐在廊下。

    “没个正经。他有点本领还是好的,若是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我才真为那个人不值。”三公主说到‘那个人’的时候,眉眼转低,神色自带了一抹伤情。

    穆瑞远拿一脸完全不能理解的眼神人,扫一眼三公主,便嗤笑起来。

    “别有事儿没事儿笑,烦人。”三公主气道。

    “三姐,别怪我多嘴,有空多看看《邻家秘闻》,便知道人生苦短,做错决断的后果有多可怕了。”

    “混账,还轮不到你多嘴。”三公主责怪似得瞪一眼穆瑞远,转而也不嫌脏得坐在他身边,“提起这个《邻家秘闻》,倒激起我的兴致来,内容的确有趣儿,写得也够胆大。他能刺探到这么多官员家中的内情,而仍旧保持身份神秘,可见是个胆大妄为的怪诞之才。若被你招揽麾下,必有助益。这么稀有的人才,举世难寻,你得好好上心才行。”

    “你都说了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若被我简单地找到了,那他岂不成了简单的人物了。”

    “贫嘴。”三公主点了下穆瑞远的脑袋,便不和他多聊,随即带人去了。

    贾赦出了宫后,直奔案发现场。因为赶路的时候,天色已经渐黑了。到地方,他才恍然觉得这片林子眼熟。上次真颜部落和亲公主的时候,贾赦跟着那些和亲队伍走过这片林子。这林子过了再往南走一走,该是松月县。

    此刻天已经大黑,贾赦也没什么必要大半夜的进林子里看尸体。贾赦便如先前盘算好的那般,和柳之重汇合之后,吩咐京畿府的衙差近扎营,看守案发现场。

    之后,贾赦便带着其他人等去了距离林子最近的一处村子,租借了而一处民房。

    贾赦听了柳之重描述案发现场的情况,又听了仵作讲述验尸结果。

    林如海随后到了,跟贾赦道:“我派人跟这附近的村民打听了,说是这条道上的确有山匪,也抢过不少路人。有两次官老爷的家眷遭劫也在这里。可见这些山匪的胆子多大。”

    贾赦:“之前便有所耳闻。因为林子里的地貌沟沟壑壑,容易迷路,熟悉情况的山匪们很容易藏身逃脱。便是朝廷派几万兵马来剿匪,也只怕是劳师动众,却收效甚微。

    不过这丁安既然是因为调任举家搬迁,必定会随身携带一些财物,该会有保护钱财的常识。他为何不正大光明的走官道,偏偏反而选择走这样危险的小路?”(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