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8.第一狗仔(第2/2页)红楼第一狗仔.

岁,去百香楼鬼混。”

    “孙绍祖?”宋奚嗤笑,“若没记错,你之前说过他刚丧父不久。”

    “你怎么会记错,是他。”贾赦卷上画,塞给猪毛,“这事儿我来处理。你快忙去吧。”

    贾赦知道宋奚今天是特意腾出时间来陪自己,其实他的事儿比自己的还多。

    宋奚对贾赦笑了下,也不客气,告辞便上了车离去。

    猪毛气愤的捧着怀里的画,跟贾赦叹道:“这姓孙的,是报复老爷?”

    “他又不知我跟邻家秘闻的真正关系,可能只是巧合。倒是他之前在秘闻轩几次三番告密我的事儿,像是报复。”贾赦分析道。

    “缺钱要人接济,还能在孝期去百香楼那样的销金窟,呸!臭不要脸!”猪毛恶心道。

    贾赦没说什么,上车后,直驱荣府。

    到了地儿,贾赦刚下车,听见一老妇人的喊声。

    “老婆子总算等到你了!”

    贾赦回身,见街对面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接着便有一双苍老的手伸出来,一老嬷嬷搀着容太妃下了车。

    皇帝虽贬了晋王的爵位,但容太妃的太妃身份却因皇帝的怜悯而留了下下来。

    于礼节上,贾赦还是要给容太妃行礼的。

    “我和贾大人有要事相商,其他人在此处等着便是了。”

    容太妃对身边的随从冷声喊罢,便颇有威严地朝贾赦瞪眼。而后,容太妃便在嬷嬷的搀扶下迈进了荣府。

    “年前你躲过了我,这出了正月,我还来找你,看你还怎么躲。”容太妃回头见贾赦跟上来,便气愤地讽刺道。

    贾赦对容太妃礼貌性的一笑,“您误会了,倒不是躲。”

    容太妃顿住脚步,瞪着贾赦:“哟,瞧我一个老婆子孤零零地死了儿子好欺负了是不是?还敢顶嘴狡辩了,你说你之前一直不见我,不是躲是什么。”

    “敬老。”贾赦立刻回道。

    容太妃刚回身继续走,闻言后,他抬起的脚僵了了下,接着整个脸都白了,她抖了抖嘴唇,狠抓着嬷嬷搀扶的她的那只手,迫得因痛嬷嬷冷吸一口气。

    容太妃重重地落下脚,整个人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眸光跟淬了毒箭一样,怒狠狠地射向贾赦。

    “你故意躲着我,让我白白在荣国府耗费整天时候等你,倒成是你敬老了?呵,”容太妃胸口起伏不定,“你们贾家人的脑袋是不是都有问题。”

    贾赦沉默以对,并未给予容太妃回应。

    “怎么,这会子又‘敬老’,要不说话了?”容太妃气问。

    贾赦眨了下眼,冲容太妃微微躬身,道了声:“是。”

    又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被人四两拨千斤的给讽刺了!人家瞧自己是老太太,不打算跟她一般见识了!

    容太妃平生最恨被人小瞧。这贾赦打着敬老的旗号,分明是在讽刺敷衍她。瞧不起她!

    “混账!”容太妃气急了,抬手朝向贾赦的脸。

    “太妃请息怒,我们老爷的脸还要留着明日上朝呢。”鬼三立刻上前,手拿着为出鞘的挎刀,恭敬地冲容太妃拱手。

    容太妃呵斥:“你是什么东西,胆敢冒犯太妃,给我滚开!”

    鬼三看眼贾赦。

    贾赦微微动了下眼皮。

    贾赦之前躲着容太妃,只是礼节性的给容太妃留一次颜面罢了。既然这次她还敢来骚扰他,贾赦有何怕,便是闹皇帝跟前,也是她不占理儿了。

    鬼三随即便吩咐属下:“请尚方宝剑。”

    容太妃一听这话,刚刚恢复血色的脸,颓然变得如白纸一般。她不可思议的看着贾赦,连退了几步,得幸有老嬷嬷的搀扶,不然她此时此刻定然会因为吃惊过度后栽磕晕过去。

    “你有尚方宝剑?”容太妃惊讶地看贾赦。

    贾赦漠然的看着容太妃,偏偏一声不吭。便是他眼神平淡的注视着容太妃,在容太妃看来,那也是居高临下的漠视,充满了对自己的鄙夷之意。

    容太妃转而看见,有人捧着一个明黄锦缎包裹的长条东西远远地跑过来。她大惊失色的抖了抖唇,指了指贾赦,便再什么话都来不及说,忙喊着头疼,叫身边人搀扶她回府。

    “尚方宝剑的事儿,事关朝廷机密,还请容太妃保密。一旦闹出去被圣人知道了,只怕他也难‘敬老’了。”贾赦警告道。

    容太妃顿住脚,身影僵着半晌,才在老嬷嬷的搀扶下,浑身发抖的步履蹒跚地离开。

    “老爷,她身边那老嬷嬷可信么?”鬼三看着那对主仆,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贾赦:“齐王府本来口风严,容太妃身边的老人必然更懂分寸,不必担心。”

    这容太妃既然晓得躲开尚方宝剑,便是还有理智的。没了儿子的容太妃好歹还是太妃,死后还是可按王爵的规制下葬,和老齐王合冢。这是她现在要保留的最后颜面了。

    所以为这个,容太也妃绝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若她把皇帝留给她的最后一点点怜悯耗光,到时候别说皇家别苑她住不得了,这空有虚名的“太妃”之称,皇帝也会一并给她夺了去。

    贾母那边得消息知道容太妃又来了,忙亲自带着人想来救场。谁知到荣禧堂的时候,只有贾赦一人在悠然喝茶,根本不见什么容太妃。

    贾母看眼身边的王熙凤,然后问贾赦:“人呢?”

    “已经打发走了,不会再来了,您老不必费心。”贾赦道。

    “唉,走了好。”贾母叹息一声,坐下来,打发走闲杂人等,跟贾赦提起元春的婚事,“眼看到三月了,这大丫头的婚事得定下来了。”

    “只要二弟夫妻没什么意见,魏家太太也觉得行,便也容易,您何须再多想?”贾赦问。

    贾母皱眉,“倒还是有些不安心,只要是亲事没定下来,害怕出什么变数。我听说今春魏清东在吏部的考绩被评为上等,升迁指日可待。”

    “是,我也听说了。他本是个有才学的人,能升迁受赏识,不奇怪,或许会升个刑部员外郎之类的官。”贾赦淡淡道。

    贾母却很高兴,赞叹还是贾赦眼光高,只是他担忧那个魏清东升官之后,便看不上她的元春。

    “他这般年轻有为的,想娶个年轻点的门第出身好一些的,也不无可能。”贾母忧心忡忡道。

    贾赦看贾母:“您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贾母点点头,“什么都瞒不过你。我听外头的风声说好像是户部尚书最近和他走得很近。我特意叫人打听过,这个户部尚书家里有个小女儿,今年刚好年满十六了,受父母百般疼,还没议亲。”

    “户部尚书,曹兰之女?”贾赦叹,“他大女儿嫁给齐王受气致死,小女儿舍不得高嫁受苦,存着低嫁的心思也是属正常。”

    “是说这事儿,你二弟什么官品你也清楚。虽说你二弟本性不坏,也挺老实憨厚博学懂礼的,但始终比不过人家户部尚书。这么比较起来,咱们国公府虽然门第高,可惜大丫头不是你长房的嫡女,年纪也大了,到底是输一筹。”贾母道。

    “有愿意低嫁的,可未必人家一定想要高娶。便是真有变数,我们也不能逼他如何,毕竟没定亲之前,人家怎么选是他的自由。”贾赦让贾母放宽心,若是这亲事定不下来,也有其他人选,切不可越急越冒失,做些什么非分之事,画蛇添足,惹人厌恶。

    贾母听贾赦这样警告自己,心虚的看他一眼,点了点头。随即便再不多说什么,匆匆去了。

    她回到自己的房内,赶紧叫贾政父亲到自己的跟前,好一顿耳提面命,让他二人绝了其它的念想。

    王夫人问:“大哥真这么说,什么都不用张罗?”

    “干等着,你们谁都不许干蠢事,也不许找什么人乱传话。听老大的,别到时候画蛇添足,反而污了咱们家姑娘的名声。”

    贾政赶忙附和:“全听母亲的吩咐。”

    贾政本不想插手这事儿,他也是之前吃亏吃怕了。若是他们夫妻再做点什么惹出祸端,又要挨一顿骂。倒不如老老实实地,不做不错,最终出了问题,在痛快找大哥追责是。

    从贾母处出来后,贾政也是这么嘱咐王夫人,让她切勿有任何小动作。

    王夫人只发愁女儿能不能嫁好,听贾政只是很认真的还在跟大哥较真,根本不去管女儿婚事如何,心里便更寒心。

    王夫人从看了《邻家秘闻》第七期方芹的事儿之后,心里一直有根刺。

    王夫人越发总觉得贾政跟书上的方芹一样,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口口声声以仁义君子自居,做官出不了头也罢了,在家做父亲,他也从来都没有真真正正关心教养过孩子们。

    元春的婚事不说了。便说他为父对宝玉,也是从不上心。他除了偶然那一日兴起想起来考校宝玉功课,觉得他答得不好训斥外,也没见他做过什么真关心宝玉的举动,更没有见他好好用心操心过宝玉的教育和学习事宜。

    相比之下,瞧大房大哥对庶子贾琮的照料,那才是该有的父慈。便是对琏儿,也比从前更用心,鼓励他改毛病,激他上进。

    她的宝贝儿子宝玉,哪一样不是比贾琏强百倍。可贾政整日对他除了训是骂,鲜少有好的时候。因此宝玉一直怕极了他,搞不好这孩子他怕读书的毛病,也是因被贾政恫吓所致。

    总之,王夫人是越来越看不上贾政的为人。而贾政也嫌弃王夫人太无能老实,既不教宝玉读书上进,也没有女人对丈夫该有的温柔崇拜。所以贾政也不大喜欢和王夫人相处,经常去找赵姨娘。

    赵姨娘这段日子倒是恣意地发狂起来,样样掐尖要好的,便是王熙凤管家,她也能打发人来呛声两句讨东西。

    王熙凤是不跟这样的人见识,起初能让让,后来见赵姨娘得寸进尺,干脆叫院里的婆子人打了给她办事的丫鬟一巴掌。结果赵姨娘不服劲儿,带着人来找那婆子算账,要打回来。

    王熙凤当时不在,园子里闹作一团。后来还是婆子捂着破了的头,跑到贾母跟前找王熙凤告状,王熙凤便气哭了不说话。

    贾母气得叫人打发走赵姨娘,转头骂贾政不是东西,在家里宠养出祸害来。急口之下,把‘贪恋酒色’的话扣在了贾政的头上。

    贾政连连赔罪,不敢造次。事后狠狠训骂了一通赵姨娘,便怎么想贾母说他那四个字,怎么难受,决计一定要证明自己不色,遂开始独自一人在书房内过夜。

    王夫人见贾政便是这样也不来找自己,赌气不已,总觉得贾政有宠妾灭妻之嫌,越发心冷了。便决计从今后,再不对贾政用什么真心,履行个夫妻之名罢了,孩子她会好好教导,不指望贾政如何。

    ……

    二月末,林如海在吏部述职之后,被考绩评定为上等,终得皇帝召见。

    几日后,皇帝忽然下旨,将林如海被任命为大理寺卿,即日上任。

    这事儿新鲜了。

    因为众所周知,朝廷年后刚刚上任一位大理寺卿叫左志秋,而今又来一位。可谓是史无前例,朝中同时有两位大理寺卿。

    皇帝则是以职位空缺太久,案件堆积太多为由,解释了任命两名大理寺卿的缘故。因有丞相、宋奚等人的附议,众大臣也未有反驳。

    到三月初,魏清东的母亲田氏进京了。

    田氏到达当日便迫不及待下帖,准备来荣府拜见。

    隔日,魏清东母子便带着礼物上门,来拜见贾母。

    王夫人见田氏敦厚纯善,十分喜欢,又瞧魏清东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更是中意不已。

    田氏也见了元春,瞧她容貌富贵,知书达理,虽说在年纪上大了魏清东三岁,但贵在人稳重懂事,还是个玲珑细心的姑娘。再有便好在她在宫里学过规矩,吃过苦,也伺候过人,知道过日子要隐忍平安的重要,不像有些年轻的千金小姐被教养惯了,容易耍弄性儿。

    田氏思虑着自己不能在京久留,儿子魏清东的后宅只能靠他自己的媳妇儿来撑着。因她帮不上忙,也不能帮忙管束,所以这儿媳妇的人选不仅仅是门第,性情更重要,一定要捏得了稳瓶儿,故还是元春这样的最合适。

    再说魏清东,他其实早看过贾赦给他的画像,只单单对着画像,他便对元春是有几分惦念的。而今得亲眼见到元春之后,便觉得她人比画上还要美三分,最要紧的是她的性情,也比他私下里打听到的还要知礼稳重。

    故而当母亲田氏问起自己的想法时,魏清东一直很满意的对田氏点头。

    隔了没几日,便有媒人上门,正式议定下了这门亲事。

    因田氏无法在京逗留太久,而魏清东也因要被朝廷提升,预计新官上任暂时无法归老家。田氏主张把儿子的婚事办了之后,她再回老家。故而这婚期赶早,定在两月后。

    三月中旬,《邻家秘闻》第十一期出了。

    孙绍祖自以为逃过一劫,还拿着墨香坊二掌柜黄鸿泰给他的银子,在几家黑窑子里逍遥。之所以跑这里来,没再去百香楼,出了怕碰到‘熟人’外,还因一个缘故,他的钱花得所剩不多了,又忍不住自己下半身的冲劲儿,所以便只能退而求其次。

    这厢他刚乐呵完,提了裤子,丢了钱,在大街上闲逛,准备找家酒楼吃饭。他正琢磨选哪一家吃,刚好路过一家茶铺,听见有人提他的大名,还破口骂他。

    孙绍祖瞅那人一眼,根本不认识,凭什么突然开口点名骂他。他气得立刻挥握拳头,要去找那人算账。

    接着听人说什么《邻家秘闻》,孙绍祖一看那人手里真拿着新出的第十一期,心中猛然有种不妙的感觉,忙把书抢过来瞧。(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