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1/1页)大汉第三帝国

    刘诞听完,激动地点点头。自从消息传过来,刘诞就和刘范一个样,从来没睡过一个好觉,生怕挟持着刘焉等人的朝廷哪天抽了风,突然把刘焉等五个人秘密杀掉。并且,如果最坏的情形出现了,刘诞也无力回天。因为现在朝廷把刘焉等人置于天牢之中,而且外围还驻扎着雒阳的南军几千兵。而雒阳又戒严和宵禁,锦衣卫已经翻不起波浪了。并且,如果锦衣卫轻举妄动,刺激到了朝廷的神经,说不定朝廷会生出破罐子破摔的心思,把人质都给杀了。

    现在贾诩和田丰分析出来,虽然挟持着人质的朝廷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其实朝廷还是很害怕西凉的造反的。既然朝廷对西凉仍然存有畏惧之心,那人质就相对安全了。

    刘范和刘诞一样,都松了一口气,多日来积压在心里的恐惧和不安终于消散了不少。议事堂上的众人也都松了口气。刘范说道:“那文和,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贾诩点点头,自信满满地说道:“既然朝廷心中其实害怕我们,那我们就应该加重他们的恐惧,让他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我们要展现出我们的实力,甚至要刻意夸大我们的实力,让朝廷上的衮衮诸公都看看主公您的西凉铁骑,让他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来自西北方向的威胁。这样,朝廷对西凉,对主公,就更为惧怕,人质也就更加安全。”

    刘范点点头,想了一会,说道:“文和说的有道理。谁对此有异议的,可提出自己的意见。”

    话说完,底下的众人面面相觑之后,也想不出比贾诩和田丰的计谋更为可行的方法了,所以没有人再出班。刘范点点头,说道:“好,既然无人反对,那我们就来商量商量出兵开战的问题。”

    刘范云淡风轻的话刚说完,底下的人这都炸开了。首先是文官和富商,他们不愿意出兵和朝廷开战;而武将这边却和文官富商截然相反,他们是刚刚战完西域,杀戮的快感仍然盘旋在他们的脑海里。

    对于属下们的心思,刘范自然是一清二楚。阎忠首先站出来,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出兵啊!”

    刘范说道:“为何不能?”

    阎忠说道:“属下认为,主公若想震慑朝廷,此事易耳!主公只需去书一封,言明朝廷如若不放人的话,就出兵攻打长安,潼关,甚至雒阳,然后主公可命西凉军在西凉和关中的交界处来一场军事演习,或可命一上将领兵在关中盆地边缘的城池时时游弋,让朝廷感受到大战将至,压力巨大,如此,属下料定,朝廷不出五日必然会再与主公联系,言可放回太公等人,但要求主公从关中边境退兵云云。不然,主公轻举妄动,冲撞了朝廷,这会彻底激怒朝廷,反而让朝廷集聚起与我西凉对抗的勇气,如此一来,不说主公的霸业容易受阻,由于朝廷有了破釜沉舟,拼死一战的勇气,太公等人质就很危险了!事关重大,万望主公三思啊!”

    阎忠说完,王国、司马直、姜迥、孔昱、庞羲、马均、陈翔、张检、傅變、糜竺、甄尧等太守和官商都出来,表示赞成阎忠的方案。

    说实话,阎忠的方案确实十分可行和诱人,就连刘范都差点头了。但刘范没有。刘范琢磨出了这些人的心思。上述反对出兵刺激朝廷的太守,大多是凉州的本地人,他们之所以反对出兵作战,其实是因为害怕万一朝廷突然生出胆子来了,和刘范一番大战,到时候战乱重来,又要波及刚刚得到一些生息的凉州百姓,害怕万一,哪怕是万一,朝廷的官兵攻进了凉州,又要对凉州课以重税。虽然这种情形现在看起来十分不现实,但战争往往都是瞬息万变的,说不得会生出什么样的祸端来。所以,生在凉州的太守们都不愿意让祸水再伤及凉州。

    而其他的太守和官商,其实也都是些没有远见的士大夫,普遍对朝廷有些许的敬畏之心。这倒不是说是因为他们害怕的朝廷的实力,是因为那毕竟还是个朝廷,天下正朔。冒犯朝廷,在他们看来已经是挺过分,这要是和朝廷刀兵相见,岂不是意图弑君,意图谋反这样大逆不道的罪过?!所以,在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的他们看来,即使是朝廷威胁到了他们,他们也是不愿意主动出手的。

    而阎忠的方案正好在客观上满足了这些士大夫的幻想,首先,阎忠的方案很温和,虽然也有军事行为,但也是很轻微的,还不至于刺激到朝廷的神经;其次,阎忠方案也是尽力保全了中央朝廷的威严,等事情结束后,可以就坡下驴的朝廷也不会过多的招惹西凉,也不会把矛头对准他们,这些最注重清名的士大夫;最后,阎忠方案也适当有强硬的一部分,可以对朝廷形成一定的压力,这样,救回人质就有希望了。阎忠方案,对于士大夫来说是两全其美,既能救人,又不会过多的损害自己的名声。所以,士大夫竞相同意。

    刘范想清楚了这些,不免对士大夫官僚主义失望不已。士大夫在盛世或许能成为治世能臣,但在乱世时,士大夫始终是妥协最快的一批人,也就是俗称的汉奸。比如明朝,清兵入关后,明朝大部分的士大夫都投降了清朝统治者。 多么深刻的儒家思想也没有让他们稍稍有些矜持和收敛。

    反而是这些整天叫嚣着要以身报国的伪君子,在多尔衮等人提出来,要明人全都削发为金钱鼠尾,以钱谦益为首的江南士大夫首先同意,甚至钱谦益还说自己的头皮其实已经痒了好久,早就想剃头爽快爽快了。剃头风潮很快就席卷文人士大夫的圈子,反而是那些个不如文人们有文化的平民百姓揭竿而起,为自己的头发,敢于和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军队——满洲铁骑相对抗。这还真是一个讽刺。即使是到了民国,士大夫还是这副尿性。如汪精卫、周佛海等知识分子,为倭寇卖命时,根本就没有一点犹疑。

    如此看来,有太多的文化,反而也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