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2页)奸妃重生上位史

戚世袭爵位,这在大明朝极其少见。张居正还在世的时候,李太后曾有意,却被挡了回来,心中终是遗憾。朱翊钧其实根本未曾下过此令,不过若李太后愿意退一步,离开慈宁宫后,这道旨意很快会被送到李家。

    李太后斟酌了片刻,终是点头,嘴上说得很是客气,“你舅家毋须殊荣太过。”

    朱翊钧知道这是母亲的退让,无奈道:“朕心中知晓分寸。”

    母子二人此再没了话。李太后对朱常溆不感兴趣,朱翊钧也无意听她讲太多朱常洛的事。坐不到一刻钟,朱翊钧便起身离开。

    皇帝离开后,慈宁宫便有些寂寥。

    李太后还是坐在原处,只心中想着,自己是不是太过头了些。

    可忆起昔年先父带着一家刚入京时的窘迫,哥哥为了生计不得不入宫为内监,自己在裕王府为仆被欺凌的艰辛。李彩凤还是再次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她要保住李家的荣华,不再回去过苦日子。李家于朱翊钧,是舅家,有血缘之连。可李家总要生子,这一点血脉到了最后只会稀薄得不能看。外戚荣耀靠的是帝宠,无法简在帝心,便会一代代消亡下去。

    窗外夕阳如残血,鲜艳无比。

    李太后摸了摸自己的脸,想起当年那个面秀眉目,美髯当胸,意气风发的男子在自己千秋节当日所相赠的《白燕诗》。

    “白燕飞,两两玉交辉。生商传帝命,送喜傍慈闱。有时红药阶前过,带得清香拂绣闱。”

    李太后喃喃地念着熟记于心的诗句,声音越来越低。脸上一凉,手抚过,满是湿意。

    他的确当得文正之谥。

    李太后闭上双眼,心中有否悔意,只有自己知晓。

    宫外,身着蓝色直身,头戴方巾的利玛窦站在京城,不由感慨北地与南方的不同。他与身旁的罗明坚神父对视一眼,发现对方与自己同样激动。

    他们不远万里而来,便是为了传教。正愁不知如何开头,偏接到了大明朝皇帝的接见旨意。

    真是天主保佑!

    利玛窦与肇庆当地的不少学子名士交好,从他们的口中探听得知正是自己所做的《万国图志》引起了皇帝的兴趣。这次他特地带着自己重新绘制的新版《万国图志》前来当作贡品,希望可以此在京城留下。

    说来也巧,这日史宾休沐。出宫的他正在市集上闲逛,恰好与利玛窦二人撞见。史宾见过利玛窦的画像,一眼认出来。他不动声色地跟在二人身后,听着他们不时用流利的汉话与摊主小贩们交流,偶尔又用自己听不懂的远夷话彼此沟通。言谈举止并未有出格之处,甚至远胜于不少纨绔。

    史宾暗中点点头。又见礼部官员前来,不愿叫他们看见自己,多生出是非来,便提前回了自己在宫外的宅邸。

    史宾在京中的宅邸不比冯保,地方有些偏远,不过一进的小宅子,布置得却是雅致。他坐在摇椅上,慢慢晃着,望着院中那颗参天大树,心中不由想,此二人果真能有法子叫皇后娘娘再次怀上?

    想了片刻,他摇摇头。

    前几年王喜姐再次滑胎时,太医曾对两宫太后和朱翊钧私下提过,皇后不太可能再次怀孕。

    生下嫡子,更是难上加难。

    史宾手中的蒲扇从手上滑落,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梦中,他看到了郑梦境,手里拿着一枝折下的栀子花,朝自己笑着。

    似远又近,似真亦幻。

    史宾的嘴角不自觉地上翘着。

    院中微风起,吹动大树上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