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疥癣之疾!(第1/1页)大魏能臣

    许昌城-丞相府中!

    “呼,腰酸背痛腿抽筋,真是累死人了!”

    “世子殿下,这是刚熬好的老参汤!”

    “味道不错,再来一盅!”

    “诺!”

    黎明时分,曹丕从书房走了出来,挂着两个大黑眼圈,还不断的打着哈气,显然又是一夜未眠!

    侍从送上了老母鸡炖参汤,曹丕连喝了两大盅,这才有了些精神,却没有回寝室休息,而是简单洗漱一下,用了点早餐,又回书房批阅奏折去了。

    自从曹操西巡以后,曹丕就以副丞相、大魏世子的身份,接管了朝廷的全部事务,每天要批阅几百份奏折,还要接见很多官员,经常一天一夜连轴转,累的是精疲力竭,都没兴趣宠幸妻妾们了。

    即便如此,曹丕也咬牙坚持着,把所有的公务都处理完了,每一份奏折都是精心批阅,绝没有马虎应对!

    因为他想向世人、证明一件事情,江山社稷这幅重担子,父亲能够挑的起来,自己同样也能挑起来,而且挑的更加好!

    不见父亲病重之时,还在坚持处理军国大事吗,自己年纪轻轻的,又身体强壮如牛,怎好意思叫苦呢?

    可话又说回来了,江山社稷这幅担子,挑起来不是一般辛苦,一年半载自己还支撑的住,长年累月恐怕就不行了。

    毕竟人跟人是不同的,像始皇帝那样精力充沛、雄才大略,一天能批阅上百斤奏折的皇帝,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史书记载,始皇帝一天批阅的奏折,重量达到了一百三十斤之多,而且日日如此,绝对是铁人十项冠军啊!)

    可国家大事又不能拖延,有的皇帝实在坚持不住了,或者贪图享乐、不愿受累,于是找人帮着一起批阅奏折,有的找大臣,有的找外戚,有的找宦官……历史上很多王朝,就是这样一点点走向衰败的!

    不过吗,曹丕虽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却有同样强烈的权利欲、以及猜忌之心,就算是活活累死了,也不会分权给别人的!

    “咚!咚!--启禀世子殿下,洛阳有飞鸽传书,十万火急之事!”

    “哦,速速拿来我看!”

    一阵疾速的脚步声中,辛评冲进了书房内,一手抓着知小信鸽,另一只手握着根竹筒,上面绑了四道红线,乃是十万火急之意!

    原来萧逸用金雕侦查敌情、并传递书信的事情,还是逐渐被外界知道了,一日千里的速度,羡慕的大有人在,尤其是文武群臣们,都想要效仿一下!

    可是金雕生性威猛,平常人更本驯服不了,反而经常被抓伤、啄残,还出过好几起人命呢,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驯养温顺听话的鸽子了。

    鸽子善于辨别方向,顺风一天可以飞翔数百里,比快马传信方便多了,就是天敌太多,容易半路上被猛禽捕食,必须一次放飞十几只,才能保证消息顺利送达,威猛、速度、负重都比金雕差的太多了。

    “父王!……父王啊……噗通!”

    “殿下小心,大王他怎么……啊!”

    曹丕接过竹筒,取出里面的纸条,人瞬间就呆愣住了,浑身颤抖,冷汗如雨,一屁股坐到了地板上!

    辛评忙上前搀扶,顺便也扫看了一眼,结果自己也摔坐在地上,汗水瞬间阴湿了衣衫。

    信上写的是:‘二月初二,大司马突返洛阳,王甚喜,召见之,传达遗命。’

    ‘日落时分,王薨于洛阳城外、北邙山坡之上,仅有大司马一人在旁!’

    下面还有数百小字,是遗令的具体内容,武双全,眼光又高人一筹,可有好的对策!”

    “诸位大人面前,懿岂敢班门弄斧呢!”

    “非常之时,仲达就不要谦虚了,速速的为殿下谋划是真,我等亦愿闻君高论!”

    “仲达快说吧,本世子如何稳定局势?”

    ……

    曹丕的小集团里面,论起谋略、眼光、政治敏感度,司马懿都是出类拔萃的,也出过很多好计策,一直充当着谋主的角色!

    不过其城府极深,不愿意出风头,也不轻易揽事,在场之人连问了数遍,曹丕也是开口请教,这头‘冢虎’终于献上计策了。

    “殿下乃大魏世子,继承王位理所当然,不过如今王薨于外,朝廷上下难免人心惶惶,为了稳定住局势,还是做一些准备为好!

    可让文烈将军统领兵马,控制皇宫、武库、太仓……以及各座城门,外松内紧,以防不测,许昌城外的几支驻军,也要进入戒备状态!

    再请长文先生入宫,面见皇帝陛下,请一道册封诏书下来,有了皇帝陛下的旨意,殿下继位魏王、大汉丞相,才显得名正言顺!

    与此同时,请佐治、仲治两位先生,准备好礼仪之事,并召集留守官员,齐聚于丞相府之中!

    只等华歆、董昭两位大人,把先王的遗令,以及两枚印绶送到许昌,立刻为世子举行继位大典,并正式昭告天下!

    大功告成之后,再敕令临淄侯、萧怀侯返回许昌,参拜新王,并留在朝中参与政务,至于青州的军政权力,可以另行派人接管,如此也就高枕无忧了!”

    …………

    “仲达高见,真乃王佐之才,本世子就依计行事了,诸位大人速做准备吧!”

    “诺!”

    司马懿讲述的策略,一环紧扣一环,无懈可击、内外兼顾,却是稳定时局的好办法,听着众人频频点头,曹丕脸上的阴云也消散了。

    接下来,众人又商议了详细步骤,以及应变的办法,一直到了下午时分,这才四散而去,各自安排准备去了!

    曹丕却独坐书房中,脸上刚刚消散的阴云,又重新聚拢起来了,接掌国家军政大权,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今日这一番谋划下,小患虽除,大患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