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银钱(第2/2页)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欢看这个。”
“律法书都是要秀才后大家才去读,你现在读了,以后轻松了,举人是考这个的,是不知道比重多大了。”方子茗笑道。
顾青云也是一笑,这是很多秀才考不上举人也可以去做师爷或者讼师的主要原因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让顾青云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又深入了些,不像之前那样只会死记硬背了。
难怪人家说学习的路上最好是要有良师益友呢,古人诚不欺我。
这一年,过除夕的时候,顾家人依然过得比较简朴,只要不是衣服快烂了,都不会裁布穿新衣,织的麻布都拿去换钱了,是在吃的方面会吃得比一般的村里人会好一点。
家里也向顾伯山家借了三十两银子,码头附近的房子开始动工,现在已经快建好一间了。别看一亩地看起来大,等真正用起来会觉得窄了。
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天井、作坊、住的房间、库房、茅房等,如果有钱的话还要打一口井,这些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空间。
顾季山最后还是打算自己做点小生意,那里太靠近码头了,随便卖点包子馒头什么的,只要分量足,味道还不错应该能卖出去。
另外两亩地上盖的房子主要是用来住的,顾家打算盖好后租出去,那里离码头较远,可能人流量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租给短期的客商,毕竟房子大,离县城和码头都很近,可以存放货物之类的。
具体的情况可能到时候才能知道,现在只是这样做计划而已。
顾伯山家的房子也一起动工,合伙买材料可以便宜点,顾季山还可以帮忙照看。
他们家不打算自己做生意了,准备出租,收取租金即可。
因为家里准备有新的收入,即使背着债,大家每天还是充满希望的。
而顾家也开始准备顾大丫的婚事了,除了聘礼中的那对银手镯留给大丫外,其中的聘金也拿出来给大丫买了两床棉被、枕头、几匹细棉布、针线盒等,顾季山和顾大河也给大丫准备了一个衣柜、一张梳妆台、配套的椅子,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两银子的压箱银,虽然比不上顾大丫未来大嫂的嫁妆,但也差不了多少了。毕竟现在家里还背有债,底下的二丫、三丫快长成,顾青云的前途未卜,即使有顾青云的事先叮嘱,顾家也不可能出太多嫁妆的。
顾青云也没什么好给大姐的,自己身上也没几个钱,把自己抄写的几本开蒙的书本送给了她,上面还有他写的批注。
顾大丫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眼圈都红了,低声道:“栓子,我……这次大姐谢谢你了,这份礼我很喜欢。”
顾青云一笑,也低声道:“大姐,你到那边好好过日子,现在嫁妆是不多,但以后我……”他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如果他以后有钱有权,自然能帮到大姐,如果没钱没势,现在说再多又有何用?
反正,只要他能立住,那在古代,他是大丫身后最大的靠山。
“已经很好了,这份嫁妆在村里都是头一份,其他姐妹都很羡慕我。”顾大丫的脸红了红,神情很是满足。
顾青云看着她,只觉得心里很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