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第五十二章 暴雨(五)(第1/2页)宋时归

    第二卷汴梁误第五十二章暴雨(五

    燕京城西北仪凤门外,大雨将四下都变成泥泞一片。

    六七十骑甲士,在雨中觅路前行。天色既黑,又不敢张起火把灯球。行进之间,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

    而且燕京城外,四下里都是复辽军营寨。这队骑士虽然不惧,却也不愿意和复辽军纠缠住,耽搁行程。所以远远的派出了尖兵,打探周遭形势。避开那些大大小小的复辽军营寨灯火,在这些营寨之间的缝隙中,曲曲折折的穿行。

    正因为这些种种桩桩的原因,自从出燕京城后,离开宋军营寨守备的区域,已经两个时辰了,眼看天色不多时就要放亮,这队骑士才走出去十几里地

    这队骑士正是得到老种传信,漏夜而出,赶往萧言所在处的张显一行了。

    一名军将从前面兜回来,他是老种交给张显调遣的自家亲卫军将。赶到张显身边擦了一把脸上雨水,摇头道:“张兄弟,雨太大,天太黑,这样走下去,白白消耗人马气力,却前行不了多少鸟路要是到了天明,撞见乱军一部,没得吃亏…………要不干脆找个能稍稍避雨处歇息一下,等到天明再行?道路既看得清,弟兄们也有气力厮杀。到时候撞上几场,也就冲杀出去了”

    张显摇头,行进如此之慢,最为心急如焚的是他老种突然有此举动,说明燕京城必然有所变故,需要萧宣赞尽快得到消息应对。张显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变故,也知道绝对耽搁不得

    现在只走出十几里去,远远未到穿透复辽军连绵营地的时候。而且在离开宋军最外围一处营寨的时候,看着这位老种身边心腹亲卫军将的面子上头。守寨军将还告知了他们西北面这些乱军的一些军情。

    宋军守寨也不是死守,西军是打老了仗的,就算谨守不出,也每日要派出哨探将自己警戒圈子张远一些,打探面前军情。看看对面敌军有没有增减变化,试探一下当面敌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和其他方向乱军散漫不堪不同,这西北方向的乱军却是最硬的,逻骑布置得也相当严密。调度往来也正规许多。和宋军派出的逻骑哨探碰过几次,宋军这些哨探竟然伸不出去多远。而且就算没吃亏,也没占着什么便宜。

    那位守寨军将好心劝张显诸人,实在不行就绕道走。听说其他地方这些乱军就软上许多,一队精骑纵横来去都是无碍的,向南更是跟没有阻挡也似。天知道撞见什么鬼,就他当面乱军最硬绕路走耽搁一点时间,却是最安全的。

    张显如何耽搁起的这个时间现下这个老种亲卫军将来劝他歇歇好养回些气力,也是因为心里嘀咕当面那支比其他地方硬的敌军。据说每日撒出来的逻骑足有两三百。到时候不要吃了什么大亏。

    听到那军将建议,张显苦笑一下,回了一句:“哥哥,此刻向萧宣赞处走一步,就是近上一步俺心急如焚,实在迁延不起万一天明遇见敌人逻骑,俺们冲杀在前头就是了。不论什么敌手,都冲垮就是。要是能及时赶到萧宣赞处,俺请哥哥吃酒。萧宣赞也必然有厚赏”

    听张显将他顶了回来,虽然说得客气。这军将也变了脸色。他是跟在老种身边的人,连升带保,衔头远远在张显之上。这次被老种指派给张显调遣,心里大是不服气。可是老种严令当头,也不敢违逆什么,只有沉着一张脸回去调遣队伍,鼓舞士气,只硬邦邦的回了一句:“请酒不敢当老种相公高看你们宣赞,俺听调遣就是。和你家宣赞的交情,俺攀不上”

    张显苦笑摇头,也不管他到底怎么想的了。向前望去,眼前还是一片黎明前的黑暗。只有各处复辽军营寨的灯火,在雨雾中映出一团团晕黄。张显忍不住摸摸胸前,那封老种托他带给萧言的要紧书信,贴身放得好好的。

    燕京城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而老种相公带给萧宣赞的书信,到底是什么要紧的事情?难道汴梁那里,已经有消息传来了?

    ~~~~~~~~~~~~~~~~~~~~~~~~~~~~~~~~~~~~~~~~~~~~~~~~~~~~~~~~~~

    在高粱河南岸一处河弯处,大雨夹杂着狂风,将高粱河搅成一条狂暴的蛟龙。

    常嗣昭带着自己手下甲士,跳下马来,到河弯伸出,推出了两只木排。这木排一看就是才扎好没多久的,上面还带着树木新鲜的枝叶。两只木排都不甚大,仅可容四五人,用皮索左一道右一道的捆好。看那粗劣手艺,谁知道会不会在河里被浪头一打就散架了。

    看看这木排,再看看狂暴卷动的高粱河水。下马站在岸边的那内宦天使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也似。

    常嗣昭上前行礼:“请天使登舟”

    那内宦脸色又青又白,尖着嗓门指着木排:“这叫舟?还不如叫咱家抱着一根木头游过去咱家是河东人,长大地方除了山就没有别的。半点水性也不知道,这差使咱家伺候不了。还是等雨住了,风小一些再上去罢。就算在这里耽搁,碰上乱军咱家也认了。这个实实在在是不敢”

    常嗣昭笑笑,不等刘春上前劝解。不由分说的一把夹起那内宦天使,在他尖声惨叫当中,将他丢上了木排。这内宦上了木排,虽然还是闭着眼睛惨叫,却紧紧趴在木排上面一动不敢动,生怕掉下水去。几名禁军扈卫站在岸上,看着这样子都是脸色惨白。要知道这场差使要吃那么多苦楚,冒如许风险,宁愿砍掉自己一只胳膊退了禁军卯簿,也不来这倒霉燕地

    几名常嗣昭带来的甲士,这个时候脚的将自己身上甲胄解下来,放在木排上。就穿着一身麻布单衣跳上了木排。一人站在木排后面,手持珠篙等着常嗣昭也跳上去。

    常嗣昭也手脚麻利的在那里解甲,刘春在一旁动问:“常兄弟也会水?”

    常嗣昭摇头:“西北马背上长大的汉子,到了水里就是秤砣,如何会水?解了衣甲,无非沉得慢一些,俺手底下有些会水的,说不定还能将俺捞得上来。”

    刘春摇头苦笑,他也是不会水的,看着这两只木排心里只是发颤。这个时候已经又有几名常嗣昭的手下来牵大家马匹,准备一人领着几匹,泅水带马过高粱河。刘春心里嘀咕了一句,胜捷军都是西北军汉,旱鸭子几乎是绝大多数,这老常手底下却有如许会水的军汉

    他看看这个河弯,最后又问了一句常嗣昭:“这里偏燕京方向只怕朝西面下去都有几十里了罢,怎么差着这么多?”

    常嗣昭怔了一下,笑道:“燕京当面,乱军遮挡得严严实实的,不向西几十里,如何能找到这可以潜越的地方?刘副铃辖,俺先过河。站住北岸,再次第接引你们北渡。到时候跟着俺走就是,包不会错”

    刘春抱拳行礼:“一切托福进了燕京城,请酒请肉,全是哥哥我的。于途就拜托常兄弟你了”

    常嗣昭一笑,跳上木排。一排在前,一排在后,顿时就驶入高粱河激流当中。木排前后,都有军士握着竹篙,控制前行方向。那内宦天使也从木排上爬起坐下,知道已经下不了贼船了。盘腿坐在那里,不住的哭天抹泪,有时还指着头顶灰黑色天空喃喃咒骂。

    刘春看了一阵,嘀咕一声:“却是古怪”嘀咕完了,就大声对着自己麾下骑士下令:“都将身上乌龟壳扒下来大家乌鸦莫笑猪黑,都是属秤砣的。利落些,掉进水里说不定还有得救俺知道大家这一场吃了辛苦了,必然有一份心意回报”

    大雨之下,高粱河浊浪翻滚当中。这一队人马,次第而渡,载着汴梁而来的要紧旨意,终于踏足高粱河北岸。

    给他们抛在身后的高粱河水,丝毫没有平息下来的意思,却是翻滚得更加厉害。这场仿佛席卷了燕地整整一年的狂风暴雨后收尾的时候,却是越发的暴烈

    ~~~~~~~~~~~~~~~~~~~~~~~~~~~~~~~~~~~~~~~~~~~~~~~~~~~~~~

    天色已经渐渐放亮起来,在大雨泥泞当中挣扎了半夜的张显一行,这个时候才看清楚了周遭一切。

    雨幕仍然将所有一切都笼罩其间,他们正穿行在乱军两个营寨之间。这两个营寨,相隔足有两三里路,也不知道是要互相援应呢还是互相地方。这些营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破破烂烂,寨栅高低参差不齐,壕沟成了水塘,寨栅外副防御工事也等于没有,就算有点鹿砦之类,也都是稀稀拉拉,歪歪倒倒。

    张显甚至毫不怀疑,就他们这六七十骑,就足够杀入这些营寨当中,将寨中所有一切踏平。

    不过这个时候,身负重任在身,这些念头只能是想想罢了。

    这六七十骑甲士,半夜雨淋下来,这个时候都显出了疲态。回首望去,还能隐隐约约看见燕京城墙的一点形状。半夜功夫,也就离开燕京三十多里路。人马却都已经显出了疲态。这般天气行军,身体失温太快。就算不懂什么现代营养学,这些甲士都已经在马上大口大口的吃起随着携带盐分极重的干粮,不时还喂上自己坐骑一把加了盐的干豆子。混杂着雨水,倒也算是有干有稀,有汤有水,只不过吃下肚冰冷一团就是了。

    前面哨探已经撒出,为大队开路,现在没有灯火在黑夜中指明敌军营寨方向,要绕开他们,就只有靠着这些尖兵作为耳目。到了白天,速度反而也没快起来多少。

    虽然那些乱军营寨在大雨当中闭寨不出,半点也没有出来转转的兴趣。连寨栅值守之人都躲懒避雨去了。却也不代表张显他们这一行完全是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行其间。

    这些乱军营寨之间,野地当中,但凡有可以稍稍避雨处,都能看到那些依附乱军而存的流民百姓搭起的窝棚,几根木头,搭起架子,上面覆盖树木枝条,树叶乱草覆盖其上。就成了一个最简陋最寒酸的居所,每一处这等窝棚底下,衣衫破烂的流民百姓挤得密密麻麻的,互相依偎着取暖,张显等数十骑士就从他们窝棚边上呼啸而过,这些彻夜都因寒雨而无法入眠的流民百姓,就瞪着无神眼睛看着他们举动。就算有的流民百姓手里还抓着几件粗陋兵刃,以他们又怎么敢挑战这些骑着高头大马,披着精良甲胄,手中操持,身上佩戴,都是精工打造锋利兵刃的他们

    就算张显这一行最为谨慎小心之人,都对这些随处可见的流民百姓视若不见。如果乱军就是这等水准的话,就算因为大雨放慢了速度,冲出这乱军阵中,也不过就是多花些气力赶路的事情

    那老种派来的亲卫军将,这个时候一手抓着干饼大口嚼着策马赶上张显。似乎因为昨夜闹了点生分,今日白天看来大家安全上也没什么问题,就来和张显弥补一下交情。出外打仗,都是远戍之人,哪里不拉几个朋友,说不定哪天就能互相照应上。

    隔着几步他亲热的就开始招呼:“张虞侯使,你麾下这些甲士,硬是来得从夜到早,都是他们轮流上前哨探,轻轻松松就深入敌营了…………直娘贼这些乱军也真不成一个模样俺在老种相公麾下,也听到过一点风声,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同生共死的,俺也就说掏心窝子的话了…………燕地现在就剩下最后的平乱大功,老种相公看来要以贵宣赞军马为主了。老种相公也没说俺们什么时候归队,不如就跟着贵宣赞厮杀一场…………听说张家哥哥是贵宣赞亲卫军将之首?能不能帮俺美言三两句,耶律大石不敢想,乱军当中渠帅的头颅成全几个,就感激不尽了…………张家哥哥,你放心,俺不是那种不懂交情的人,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日后定有回报张家哥哥之处”

    饶是现在走得轻松,张显提着的一颗心也没有丝毫放下来处。这老种亲卫军将赶上来噼里啪啦说了这么老长一撅,让张显颇有些哭笑不得。这还没有冲透乱军营盘呢。这位老种亲卫军将就想到将来分润功绩的事情了。西军将领,对如何立功,或者说怎样损失下获得最大好处,当真是敏感得很口气也亲热的很,转眼就从称呼差遣变成了叫张家哥哥,这老种亲卫军将怎么看起来也比自己大上个七八岁。

    这个时候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全在兄弟我兄弟我哥哥,现在还冲破敌军营盘,一切都是虚文。等切实到了萧宣赞处,哥哥助俺一路冲杀过来,这等情分,兄弟怎么会忘记?”

    那老种亲卫军将哈哈大笑:“这等土鸡瓦犬一般的对手,怎么能拦住俺们马足?要有敌人不知死活的过来找俺们麻烦,一阵冲杀,也就散了。到时候就请张家哥哥看俺们的手段”

    正说话间,就看见前面充任尖兵的几骑哨探飞也似的赶了回来,远远就大声禀报:“再往前偏北面处,有好大一座营盘,比于途所见,严整十倍怕不能藏四五千兵马。也只有三四里地就要撞上了,张副都虞侯,俺们此刻要向西南下去一点,才能绕开”

    张显答应一声,顿时呼哨传令,带头就向折向西南面下去。那老种亲卫军官老大不愿,忍不住发问:“乱军如此,有什么好惧的?贴着他们营寨走,他们也未必敢阻拦什么。这一绕路,弟兄们还要在雨里挣扎多久?”

    张显回头,神色严肃:“俺要紧军务,是将老种相公书信送至萧宣赞之前,不是和敌军在此刻厮杀哥哥尽管放心,俺知道你麾下儿郎辛苦,万一遇敌,冲在前面的,还是俺们”

    ~~~~~~~~~~~~~~~~~~~~~~~~~~~~~~~~~~~~~~~~~~~~~~~~~~~~~~~

    在张显带领队伍,折向西南方向下去几里,再转而向西,计划向西直行六七里路,再这等雨雾天气,已经足够绕过那个巨大的营盘了。

    平白又多走这么十几里路,放在往日不算是什么,此刻却是大雨如注,泥泞难行。老种遣来的这些军马,往日在泾源军中都是自高自大的,在老种身边既体面又不如何辛苦。当下真是人人怨声载道。虽然碍于老种严令只有跟着张显行进,可牢骚却是越发的多了。

    前行良久,已经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在张显号令下折转向西北。眼前正是一道丘陵阻隔。这丘陵也形状也颇为出奇,差不多是由西向东的横着铺开一长条,倒像是一个城堑多一些。继续向西北而行,必须翻过这道丘陵。

    几名轮着当尖兵的貂帽都亲卫立时策马冲在前面,要先占据高处,瞻看四下动静,接应大队翻越。可这几名貂帽都亲卫才策马自泥泞中费了多几倍的气力才上了高处之后,顿时就看见雨幕对面,同样有数十骑士组成的哨探的队伍,也正策马上来

    双方几名冲在最前面的尖兵,几乎是撞了个脸贴脸。大家都怔在当场。对望一眼,张显麾下衣甲完全,正是大宋制式兵甲,精良自不必说。那一头也是武装完全,虽然也是铁甲皮甲杂凑,兵刃也是各色各样,可是比起于途见到的乱军,已经是强上不知道多少了。而且如此大雨天气,仍然在外面巡哨,可知已经是乱军当中仅有精锐

    这短暂的一怔,不过眨眼功夫。双方不约而同的又发一声喊,顿时就在这丘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