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公开身份(第1/1页)颠覆三国记

    庞尚笑道:“你们也不用瞎猜。这个人,你们看上去认识,但他的底细,你们却是不知。就是我身边这位年轻英俊的帅哥,孙武先生。”

    周循笑道:“他我们早就认识了!咦?他不是叫黄武吗?怎么又改名孙武了?难道是任皇上为干爹了?哈哈。”

    周循是周瑜的儿子,满朝上下,谁见了他都得避让三分。此时话,也多了几分放荡不羁。

    诸葛恪疑惑道:“孙武?你什么时候改姓了?难道你还嫌你们黄家不够威风,配不上你?”

    孙武得体的回答道:“我姓孙,此前一直跟着养父姓黄。今天,我准备回归祖宗门下,姓孙。”

    诸葛恪似乎想到了一点什么,只是不敢确认,只是一脸的震惊,却不再什么了。

    庞尚看着诸葛恪,笑道:“看在诸葛已经猜到了一二。我也不兜圈子,就直接宣布了。孙武就是当年江的拼命三郎孙翊的遗腹子!也是孙翊的唯一后人!”

    庞尚话音不高,但在众人听来却如同晴天打了一个霹雳,顿时被震慑住。孙翊是什么人?那是孙氏三郎,差点成为江之主的人。而且孙翊的死,至今仍然充满疑点。再加上此前民间沸沸扬扬传着孙翊之死的版,更让他们对此产生一层神秘感。

    现在突然一个大活人站在眼前,声称自己是孙翊的遗腹子,换成谁也要惊呆一阵。

    这不仅仅是难以置信的问题,还有一个政治敏感度的问题。在座各位都是吴望族后人,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孙翊来就死的不明不白,现在他的儿子突然变成一个十五六岁少年,出现在江,他会带来什么?谁也不敢往下去想。

    “你他是孙翊将军的遗腹子,确定吗?”问话的薛莹。声音很弱,显得很没有底气。

    庞尚道:“我有必要带着一个不相干之人来冒充孙翊将军之子吗?不孙翊将军的夫人徐氏至今仍然健在,孙翊将军当年的心腹手下,至今也大多在世。冒充孙翊的儿子,他们随便一人站出来,就能揭穿。”

    韩综问道:“孙翊将军的儿子,为什么会出现在黄家?”

    庞尚道:“这个问题,我想,诸葛可以出一二。”

    诸葛恪此时仿佛才回过魂来,叹口气道:“当初在襄阳黄府,初见徐氏,我就纳闷,徐氏在江以刚烈闻名,为何在孙翊死后不久就匆匆外嫁他人,而且嫁的还是黄顺?以黄顺的身份和资历,他是缺女人的吗?黄花闺女都是大把的挑,没必要娶徐氏为妻,惹人非议。

    现在想想,我能想明白,徐氏一定是当时已经怀了孙翊的孩子,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她必须找一个能够确保她们母子平安的人家,而且还能答应收留他们的人家。

    这样,徐氏嫁给黄顺,,黄顺能够接受徐氏,就顺理成章了。”

    “不,有一点你错了。”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众人回头看去,只见徐氏一身素,俏生生站在那里,一脸的悲戚,道,“如果孙武是我的儿子,那武儿还是幸运的,至少,在这个世上他还有亲娘在。事实上,当初怀有武儿的,另有他人。为了保他们母子,我这才带着他们,远涉江河来到襄阳,寻求黄顺的帮助。

    黄顺虽然答应了收留我们,可是,武儿的亲娘,却在生下武儿后,心力憔悴而过世。武儿未出生就丧父,刚出生便丧母,可怜呐!”

    完,徐氏已然泣不成声。孙武连忙走过去,轻声安慰着她。

    诸葛恪看着徐氏,惊讶道:“徐氏竟然也来到了建康?难道就是为了公开孙武的身份吗?”

    徐氏收起眼泪,缓缓道:“当年到底是谁派人杀了孙翊家,至今仍然是悬案。妾身当初怀疑过是孙权所为,但毕竟只是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妾身不是莽撞之人,没有确实的证据,妾身不会让孙武贸然向孙权报仇。毕竟,他们都是孙氏血脉,是一家人!

    这次来江,让孙武以他的来身份出世,是因为,如果孙武再不出世,孙氏就要大祸临头了。要避免大祸临头,孙武责无旁贷。”

    “什么大祸?”众人纷纷问道。

    徐氏道:“当年孙氏于江是外来户,为何能够短短数年就成为江霸主?靠的就是铁血手腕,对江土著豪门毫不留情,斩尽杀绝。如此虽然保的孙氏在江的霸业,却也因此种下了祸根。孙策、孙翊相继死的不明不白。好在孙权发现了这点,主动与江大族媾和,这才有了江的和平安宁的日子。

    可以,如果没有孙氏与江大族的和解,就没有江的安生日子过。但现在,孙权似乎忘了这一点,开始频频向江大族发难。虽然孙权没有像孙策般使用武力,强力铲除,但当年的阴影一直萦绕于江大族心中。众大族绝不会再允许发生第二次血案。一定会在萌芽状态中就予以铲除,免除后患。

    现在,正是那个萌芽状态。就算孙权无心武力对付江大族,江大族为了避免满门惨案,也会主动联手,铲除孙氏。如果让大族们联手,起兵造反,到那时,孙氏手下数十万兵马,孙氏还能调动几何,就是个未知之数。妾身估计,怕是一半都不到。这样,孙氏还能保自身吗?”

    张休大怒道:“谁敢造反!我们一定不放过他们。”

    吕据也喝道:“朝廷今有大量校事监察,那些心怀叵测的大族要想暗中起事,也不是件容易事。一旦暴露,等待他们的只有身败名裂的下场。”

    徐莹道:“校事再多,能监视几个大族?孙氏虽强,却也只有一条命。一个疏忽,就是上百条人命。就算孙权英明,能够对付的了这些反叛,但江因此而战端四起,就是好事了?外敌在侧,正虎视眈眈呢。”

    诸葛恪问道:“那孙武出世,就能解决这个劫难吗?”

    徐莹微微一笑,道:“此家国大事,妇人不便参与。你们继续,妾身告退。”

    完,便飘身而去,诸葛恪连连喊话也没喊住,不由的自嘲道:“天下谁不知黄顺身边帮他拿主意的都是女人,我就亲眼见过徐氏帮黄顺出主意。来到这里反而起这话。”

    (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