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4/4页)凤凰涅槃不再是传说

充分征求厂党委的意见,尤其是在干部的任用上,要尊重党委的意见,干部是党的财富,**历来实行的是党管干部,现在也不能例外!”听到这里,任营岩心里有些沉重,局长把在办公室里给自己的话,又讲到了大会上,这不是明摆着将自己的军吗,看来怎么和王忠相处共事,真要好好考虑一下了。不光是任营岩,会场上不少人也听出了杨洪的话外之音,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尤其是知道杨王关系的人,都头疼起这个党政团结的话题。

    看到会场出现了骚动,杨洪马上转换了话题,“当然了,作为厂党委,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厂长的工作,要充分尊重厂长的决策权利,到这里,我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任营岩厂长的情况,任厂长也是纸厂出身,他原来在纸厂多年的政治表现和工作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多了,只一下他调到局里工作后的情况,任厂长调到局里后,一直在局企业管理科工作,在企管科工作期间,他非常注意学习和研究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论,也曾经在市党校系统学习了企业管理专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注意研究局属各厂的管理经验和教训,把他总结出的管理经验用来指导企业的工作。”杨洪的都是事实,任营岩自调到局里后,的确是下功夫钻研企业管理工作,局下属几十个企业的厂长,都是他研究的对象:那位厂长那件事情处理得好,他能总结出几条经验;那位厂长那件事情没处理好,他也要总结出几条教训,几年下来,光是写这种心得体会,他就用了六本笔记本。那个年代的工业局,可以是一个厂长的摇篮,局里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来自下属工厂,有着比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是来局里工作之前,这种经验只是企业某一部分工作的经验,到局里后就不一样了,当时的工业局,要全面参与和指导企业的几乎所有工作,就是一个工人的调进调出,没有局里同意,都不能办理,所以局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学会从宏观上看问题,要有全局的眼光,要知道企业各方面的知识,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工作人员当厂长的素质,假如哪个人有心向厂长的方向努力,用“水到渠成”这个成语来形容,还是比较贴切的,而任营岩就是这样一个有心的人。

    “这次市委和局党组委派任营岩同志担任你们厂的厂长,就是考虑到他即熟悉厂里的情况,又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我们相信并且要求任营岩同志能够带领纸厂的全体员工,打一场扭亏增盈的翻身仗,同时也要求宏文纸厂的全体员工,支持任厂长的工作,大家能够做到吗?”杨洪的这一番话,又把会场上的气氛调动起来,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掌声中还夹杂着不少人“能做到”的回答。“大家的掌声,明对这次班子调整的拥护,对新厂长工作的支持,这我就放心了。下面我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免去王忠同志的厂长职务。”一听杨洪谈这个问题,会场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因为这是个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就连王忠本人,也不由得紧张起来,万一局长不给他面子,这个台就真不好下了。“纸厂出现严重的亏损,作为厂长,是要负一定的领导责任,可是客观地讲,中国的造纸行业这两年出现的是行业性的亏损,这中间一定有它深层次的原因,而不完全是几个厂长的事,之所以要免去王忠同志的厂长职务,是因为一人身兼书记厂长两职,就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生产经营上----”听到这里,王忠的心放了下来,可会场上大部分人对杨洪的解释是不满意的,因为大家心里都有本帐。杨洪何尝不知道王忠不称职,只是对他这个官场老手来,他也只能按照官场的潜规则办事。中国的官场,自古以来在用人问题上就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无论是儒家的唯德是选,还是法家的唯才是举,实际上都是文人的理想标准,真正实行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人划线,以派花圈,做的更甚的,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其实这也不奇怪,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家天下,既然是家天下,不是我家的人,为什么要让你吃我家的饭呢?中国解放后,**也多次力图铲除这种弊端,从开始的德才兼备,到改革开放提出的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四化干部标准,无一不是为了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遗憾的是,老祖宗留下的弊端是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再加上历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派别、圈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仍然是普遍存在,成为官场上用人的潜规则。杨洪和王忠的关系也不例外,凤凰岭市工业圈里传着一个真实的笑话:杨洪当副局长时,有次几个厂长书记去给他拜年,王忠在酒桌上喝高了,拍着胸脯慷慨激昂地炫耀,“想当年,局长当革委会副主任的时候,我就是他的爬虫了!”一边,还一边扭着屁股学着虫子蠕动的样子,惹得满桌人哄堂大笑。正是有着这种关系,杨洪才会不遗余力地保王忠,替他开脱亏损的责任。当然了,杨洪也有他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他也是刚刚升任正局长,需要各厂的书记厂长们听他的指挥,拥护他的工作,他保王忠,就是要告诉下属工厂的书记厂长们,只要你们忠心耿耿地跟着我杨洪干,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看到会场上的不少人对他的解释不以为然,杨洪也是适可而止,马上把话题转移到了任营岩的身上:“我的话就到此为止,下面请任厂长发表就职演,大家鼓掌。”掌声中,任营岩缓缓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他对下面摆了摆手:“请大家不要鼓掌,你们鼓掌,我心里更不安定。”望着下面一张张对这句话充满不解显得惊愕的面孔,任营岩继续,“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我原来就是纸厂的员工,现在又成了你们中的一员,看着自己的厂子变成目前这个样子,我心里很沉重;第二,纸厂严重亏损,作为主管企业的工业局,我们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我作为局企业管理科的副科长,没能指导好企业的工作,我应该诚恳地向大家作检讨;第三,你们要为我鼓掌,现在还不是时候,要等到我们厂子实现了扭亏增盈,再为我鼓掌吧,那时我才能欣然接受。”任营岩出的这一番话,顿时让会场变得安静下来,大家都用期望的眼神望着他。“我心里很清楚,到纸厂做厂长,不是来当官的,而是来受苦的,受煎熬的,但是有句古诗得好,叫‘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我就是准备用这种粉身碎骨的精神,和大家一起工作,不仅仅是要扭亏增盈,还要使纸厂这个老企业焕发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会场再一次响起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