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平南郑(第1/2页)三国之龙套

    哼哼哼哼,竟然有人知道了我用拼音打字,哼哼哼哼……

    另外关于女主的问题,小蛇一直想说了,反正小蛇也写不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所以本书的宗旨是只要美女,不要女主……谈恋爱神马的,最坑爹了……

    --------------------------------------------------------

    由于与孙权的交恶,刘备是真的有暂时放弃汉中的心思,因为汉中毕竟是嘴边的肉,而且刘备也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说曹操要马上攻取汉中,因而张苞等人提出的汉中的一系列问题都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但反观孙权一方,他的大军却已经打到了武陵、零陵。一边是可能存在的假设,一边却是实实在在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会怎么选,显而易见。

    然而就在刘备政权颇为惋惜而沉重的做出先守荆州的决策的时候,并不清楚刘备政权在荆州方面焦头烂额这一情况的杨白来了,而且极度不看好张鲁的杨白还模仿张松向刘备投诚的故事,把汉中的情况全部告诉了刘备,并答应刘备自己愿意作为内应!

    杨白的出现无疑令刘备纠结不已,如果没有荆州这档子破事儿,有了杨白这个内鬼,汉中完全可以轻易攻下啊!但是现在……抛去镇守益州防备豪族、蛮夷作乱的兵力之后,剩下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令刘备两线作战啊!

    就在刘备纠结不已的时候,刘备的第一谋主法正向刘备献出了一条险计!一条万分凶险极有可能损失一员大将的险计:假意与张鲁讲和,许诺放回部分张鲁军俘虏,但是却用张飞军士兵假扮俘虏,在杨白的掩护下奇袭南郑城,趁机捉住张鲁,进而将其迫降!

    这的确是一条险计,因为决定这条计策成败的因素实在太多了。要是有任何一个小环节除了差池,张飞以及他所率领的敢死部队必然会成为送死部队。如果不是刘备本人知道法正与张飞没有什么仇恨的话,他甚至都以为这是法正要借刀杀人了。

    就算是知道法正这是一心为刘备军着想,没有坑害张飞的意思,但是刘备还是犹豫了。成功的诱惑虽然很大,但是万一失败,损失张飞同时还打草惊蛇的后果刘备也不愿意承担。而听到法正的这一计策之后诸葛亮更是立刻出声反对,诸葛亮虽然并不在乎张飞的生死,但是这种太过冒险的计策对于追求稳妥的诸葛亮而言完全是不能够接受的!

    诸葛亮自然能够看出这个计策的收益,几乎不用死多少人花费多少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汉中,但是诸葛亮更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巨大风险,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都可以导致这个计划的流产!

    首先是如何令张鲁军放下戒心,相信刘备军要与张鲁军诚心结盟的问题。只有让张鲁相信了己方的诚意,才不会对刘备放回援军的问题产生怀疑。张鲁虽然谋略一般,但却也不是什么庸才,手下的阎圃更是一流人才,要想骗过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关于诸葛亮的第一个问题,法正与黄权倒是给出了较为合理的欺骗手段。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孙权进攻荆州。只要以援助荆州为借口,造成刘备兵力不足以进攻张鲁的假象,并借口调走张飞、马超这两员张鲁最惧怕的将领,再加上杨白的协助欺骗,让张鲁以为己方是迫于压力而不得不与张鲁联盟。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张鲁再怎么多疑,也至少会相信在刘备解决完荆州问题之前绝对是揣着诚心与他结盟的。如此一来的话,刘备用较为宽松的条件并提出释放部分俘虏也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诸葛亮提出的第二点不妥则是奇袭汉中的兵力问题。俘虏只有五千人,这也就意味着刘备军伪装的奇袭部队绝对不能够超过五千人,而考虑到一次性还回五千人,使得己方的筹码只剩下杨昂一人的举动难免会招来张鲁的怀疑——毕竟你见过那个绑票的在赎金还没付的情况下就把人给放了只留下一件衣服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一次性派出的人最多也就只有三千人,但是三千人面对拥有数万人的张鲁军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恐怕就算是计划的提出者法正心里也没底。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法正也只能够“兵者诡道也”之类的说辞来无力的反驳,同时再次强调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张鲁是不可能反应过来的,只要在杨白的带领下及时夺了南郑的城门,然后直取张鲁府活捉张鲁则大事可定——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算是法正也没有想到过张鲁竟然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府邸,而是出城迎接杨白等人!不过,法正这段有些空泛的说辞刘备也听出了其中的无力。尤其是活捉张鲁这一项,成功的几率实在太低,而一旦不能够抓住张鲁,等待这三千人的命运是什么显而易见!

    第三则是军队的伪装问题,得到俘虏回乡的消息后,就算是张鲁不派兵接应,那些对于自己亲人望眼欲穿的百姓也会提前前去迎接,要是让这些人看出破绽,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对于这一点,法正的反驳倒是比上一条有力的多。这也多亏了这些俘虏是在巴西的缘故,这些俘虏被关在巴西,刘备方就有了足够的理由让他们从米仓道直接去南郑。从这里走的话可以避免穿过人烟相对密集的汉中平原,减去过早与汉中百姓过早接触的麻烦。同时米仓道狭窄难行,又需要翻山越岭,如果说是一群从米仓道翻山越岭归心似箭的俘虏的话,那么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满脸灰土也就说得过去了,再加上杨白掩护的话,出了米仓道直奔南郑的途中被沿途百姓看出破绽的机会反倒不是很大。

    最后则是将领的问题。此时刘备手下能够派出担当这一任务的将领只有张飞一人而已!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刘备手下没有其他的优秀将领,像是原来时空的汉中太守魏延、以及名震天下的马超都是大将之才。但是,由于这次行动的士兵实在太少,风险性实在太高,除非说是一个名将才能够安下己方士兵的心,同样也只有威名足够的大将,才能够对张鲁一方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弥补兵力不足的缺陷!毕竟这个时候谁都不敢保证,在只有三千人的情况下,就算侥幸控制了张鲁,汉中就一定能够传檄而定!

    而此时刘备手下,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大将就只有张飞、马超二人而已。魏延确实有才,甚至有可能比张飞还要牛掰,但是知道魏延才能的也仅限于刘备几个人而已,就算是在原来的时空里已经在汉中攻防战中再立新功的魏延,在刘备一方官兵的眼里,其地位也远远不能够与张飞相比,更何况是在这个时空里,没有立下什么大功的魏延了。把魏延派出去的话,就算是控制住了张鲁,由于他没有什么名望的缘故,汉中的反抗也要激烈得多,依着魏延的人马未必能够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至于马超,先不说这个他与杨白等人有仇,就算是他的性格刘备也不可能放心,要是真让他得了汉中,直接强娶张鲁的女儿,然后趁机自立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因而此时刘备能够派遣的大将就只有张飞了。而且派遣张飞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巴西郡的精兵都是张飞所部,到时候张飞可以直接领着自己麾下的精兵化妆前去,而不用担心将士磨合的问题。但是张飞这个人虽然足够忠心又有名气也有能力,但是对待士兵却过分苛责,在这种情况下让他带兵终归有那么几分令人不安的感觉,更何况张飞还是与刘备情同手足的大将,要是他真的出了什么事,对于刚刚走向正轨的刘备集团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是枭雄刘备,也迟疑了,一方面是轻取汉中的诱惑,另一方面却是张飞惨败身死、张鲁与己方彻底翻脸的风险,哪怕刘备是个枭雄,这个时候也失了主意,还是一直都在思考的黄权提出了两点,使得这一计划最终被拍板。

    黄权提出的第一点是杨白这个人不忠,他虽然此时投降刘备,但只是害怕刘备进攻汉中而无奈之下做出的最好选择,完全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刘备一旦没有短时间内攻取汉中的心思,那么杨白的忠诚恐怕立马会消失,到时候一旦曹操有动作,他转而投奔曹操的可能性更大。这样一来的话,曹操取得汉中的难度恐怕不会比刘备高多少。

    黄权特地提出这一点,无疑是在向刘备说明,夺取汉中的紧迫性!

    而黄权提出的第二点则是既然主公你拿不定主意,干嘛不去问一下张飞的意见,如果张飞都不怕的话,主公你有担心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黄权的这两点完全就是在表明自己支持攻击汉中这一计划而已,因为如果刘备真的派人询问张飞的话,张飞怎么可能会拒绝!

    如此一来,刘备的三大谋士有两个支持奇袭汉中,而刘备本身也清楚汉中的重要性,所以这个大胆之极的计划就被刘备定了下来。

    诸葛亮作为一个臣子,虽然极力反对这个计划,但是主公都拍板儿了,他自然只能够全力配合,完善细节,派遣使者回访张鲁,让使节完全以结盟的标准商议后续事宜的主意就是他提出来。

    演戏要演全套,只要骗得过自己人,才能够骗得过别人!

    在法正、诸葛亮、黄权这三个妖孽一般的人物的操作下,再加上杨白这个内鬼的掩护,几乎全益州的人都知道刘备要与张鲁结盟的消息,更知道了刘备一怒之下携张飞、马超等猛将率领五万大军直下荆州,要与孙权好好过过招。

    而不论是作为使者已经有了死士觉悟的邓芝那以假乱真的演技,还是刘备一方旌旗蔽日直下荆州的行动,都成功骗过了刘备的目标。张鲁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等待俘虏的回归,而孙权则以为刘备真的带了五万精兵前来为关羽助阵,以至于心中都有了求和的意思。哪怕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关羽,要不是到了刘备大营,也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建安二十年的春天,在决定汉中、部分荆州归属的孙曹刘这张这四方中华大地仅剩的**诸侯的表演中,以刘备一方成功瞒过全天下人眼睛的战略骗局的顺利实施进入了第一个**。

    曹操一方一方因为在等待刘备的主力赶快来荆州与孙权对峙,所以错过了可能的在张飞到达南郑之前征伐汉中的机会;孙权一方则因为被刘备强硬的态度与虚张声势的五万大军所迷惑,有了求和的心思,甚至还打算把自己的妹妹再送还刘备跟那个叫做吴苋的破鞋争正宫;至于最惨的张鲁一方,张鲁本人更是直接成了张飞的阶下囚。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前一刻还极力想要从一众乞丐中找出自己亲人的汉中百姓惊呆了,张鲁也惊呆了,张鲁的那些护卫更是惊呆了。

    “尔敢!”杨任这个武将首先反应过来,大吼一声,想要招呼人去救自己的主公,然而,他刚刚开口,一抹长刀已经砍断了他的脖子。

    “下跪者免死!”邓艾一手提着杨任鲜血淋漓的头颅一边大吼道,淋在他身上的鲜血与因为脏乱而狰狞的面容使他看起来像是一个从阴间逃出来的恶鬼。

    在邓艾发飙的同时,张飞的另一个心腹张达也在带人砍向了张鲁的护卫后,迅速占据了南郑城南门,清除了南门为数不多的守军,为军队进入南郑城扫平了道路。而知道张飞军做完这一切后,惊呆了汉中百姓才反应过来,在一片哭爹喊娘声中四散而逃。

    “张将军,张鲁的儿子以及他的弟弟并没有在这里,为了以防万一张将军还是先占据南郑城,控制住张鲁的家眷为妙。”不久前还一副张鲁忠臣样子的杨白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对张飞说道。既然决定要卖主,自然要卖的彻底一点,因而哪怕是老主子张鲁以及阎圃等人对自己怒目而视,杨白却仍旧脸色不变,全心全意的为新主子的手下大将出谋划策道。

    “麻烦杨将军了!”面容憔悴的张飞点了点头算,随即对邓艾、张达说道:“立刻跟随杨将军去占据太守府!”

    对于杨白这样的人,崇尚忠义的张飞是完全看不起的,只是如今他还有用,刘备也千叮咛万嘱咐让张飞与杨白搞好关系,至少要在彻底平定汉中之前不要动杨白。张飞并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他十分清楚得到汉中对于刘备集团的重要意义,因而一路上倒也忍住了一刀将这个卖主求荣的家伙劈死的冲动,勉强做到了与杨白的和睦相处。

    “诺!”得到张飞的指示,杨白兴冲冲的唱了个喏,领着邓艾等人带了两千兵士以一直怒气冲冲不发一言的张鲁为人质直冲太守府。

    张鲁是汉中的核心,对于汉中民众而言有种近乎个人崇拜般的威望,如今张鲁落到了张飞手中,虽然有不少民众兵士想要救出张鲁来,但是由于张鲁已经成了人家的人质,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因而一路上众人也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反抗。

    而张鲁呢,此时虽然愤怒,但本质上他并不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曹操的大军一来的时候就有了投降的意思,所以这个时候他自然不敢让他的死忠们不顾一切的反击,以至于邓艾等人以张鲁为质轻而易举的攻破了太守府,俘虏了张鲁的妻小。

    到了这个时候,张鲁全家的性命都掌握在了张飞军的手中,哪怕是张鲁心中有再多的不甘有再多的愤恨也只有投降一途,于是乎在邓芝、杨白一连串的威逼利诱,尤其是在得到刘备已经许诺愿意娶张鲁的女儿为妻,与张家结为姻亲,保障张家的利益的消息之后,张鲁最终只能够选择屈辱的投降,将印信等全部交给了张飞,同时命令阎圃与杨白一起向张飞军移交南郑的城防。

    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土皇帝的幻想已经破灭,此时张鲁能够做的也就只有尽量保全自己了,虽然说为此就牺牲了自己的那正在芳龄的女儿张琪瑛,让他嫁给一个都可以当她爷爷的老头子,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至少至少,张氏一族还能够保全,岩石刘备一心想要铲除张氏一族的话,他那可怜的女儿别说嫁人了,最大的可能恐怕是成为军妓被凌辱致死。如果真有什么要怨恨的话,就愿刘禅的年纪实在太小吧,一个七岁的小豆丁,自己就算是想要把女儿嫁给他也不可能,因而也就只能够委屈自己的女儿守半辈子活寡了。

    有了张鲁的命令和阎圃、杨白的配合,到了晚上之前,南郑城总算是名义上被张飞军掌握在了手中:四个城门都移交给了蜀军看守,府库也由张飞麾下大将张达亲自带人把守,由张鲁签署的安民告示已经贴出,南郑城原来守军的武器也都被张飞军收缴,随着提前到来的宵禁的执行,原本哭声一片的南郑城陷入了令人压抑的寂静之中。

    今夜,对于南郑城中的人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不仅是张鲁、南郑百姓难以入眠,张飞等人更是不敢大意。三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如今更是分散到了四处城门、府库、城主府六处地点,再加上派出巡逻的人,看守张鲁以及一众降将家眷的人,这就使得张飞的兵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说以一个微乎其微的混乱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南郑形式完全失控,因而张飞等人纵然已经颇为劳累,但是也得咬牙坚持援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