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无意间的提示(上)(第1/1页)舌尖上的大宋

    杨怀仁想起刚才那个契丹商人的样子来,是一身的大宋商人的打扮,甚至发型都了宋人的样子。

    若不是因为他非常熟悉契丹人的外貌特点,一般人还真不好一眼便能辨认出他不是宋人,而是一个契丹人。

    杨怀仁问道,“庄公子,你才这是第一次那个萧拉忽儿来大宋和你们庄家洽谈采购茶叶之事?”

    杨怀仁问的认真,庄斌有点慌了,“是!呃……生也不确定。”

    不管用什么法,庄斌也算是有个举人的功名的,现在他把杨怀仁当做官场的大佬看待,所以自称生,也是一种正常的谦逊的自称式,来是没有什么的。

    只是庄士恒见儿子一会儿是,一会儿又忽然不确定了,生怕杨怀仁会以为他儿子又乱话了,急的他呵斥道,“王爷问你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支支吾吾做什么?”

    杨怀仁笑了笑,“庄大人莫急,王不是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吗?”

    接着他转向了庄公子,“庄公子你也不要急,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回答不迟。”

    庄公子抬头看见他爹瞪着他的样子跟要生吃了他似的,心中很是害怕,可抬头看见杨怀仁的表情却是一脸和煦春风,这才缓了缓情绪。

    他静下心来细细想了一下,才答道,“萧公子,就是那个萧拉忽儿,要正式的作为他们萧家的掌柜的来江南和我们庄家谈生意,这的确是第一次。

    不过生见他貌似很熟悉咱们大宋的风物,感觉上好像他很喜欢咱们的生活式和化此类的西。

    照这么来,要么是他在辽国的时候,就心修习了大宋的不少书籍,要么是曾经在大宋游过。

    他们萧家跟我们庄家做茶叶生意,也有十几年了,早先因为父亲当了朝廷官员四处为官,最近两年才回到老家杭州为官。

    而生以前年纪也,对家里的生意也不甚熟悉,所以萧拉忽儿他爹当年带没带他来大宋过,生也不敢的太死。”

    杨怀仁想了想,庄公子的也算是有道理,辽国近年来因为想模仿大宋的政治体制,加上来懂治国的人就少,所以极力在辽国宣传大宋的化。

    契丹人很多进入了农耕明生活式的百姓,也渐渐了解到没有化是可怕的,所以也开始送家中的子弟习化。

    这些事当年耶律洪基就极力推行,这几年辽国大量从大宋购买书籍就能可见一斑。

    不论是购买的寻常的教材用的四书五经还是其他类型的书籍,都让一部分契丹人的化水平有了不的提升。

    萧家如果是专门在辽国经营茶叶生意的,那么他们家必然要跟大宋的茶商有紧密的往来。

    萧家老家让儿子习宋人的化以及生活习惯,也就不难理解了。

    杨怀仁倒不怕萧拉忽儿太过了解大宋而看透了他的计划,反而觉得这样挺好的,将来如果要和他打交道,也能能从一些事情上了解他的性格。

    杨怀仁想了想,笑着道,“原来如此,庄公子不确定也没有关系,不如你一,这几天你接待了这位萧拉忽儿,你从他身上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杨怀仁问出这样的话,打消了庄士恒心中的忧虑,他现在认为,杨怀仁很大可能和他行的一样,是真的做茶叶外销的生意了。

    他之所以开始从儿子那里打听萧拉忽儿的事情,并不是针对他儿子,而是打算了解契丹商人的特点,好在以后往辽国贩茶的生意上,能做到对竞争对手的知己知彼。

    庄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放松了心情,继续回忆了一下,才笑道,“萧拉忽儿这子,要是生判断不错的话,这子在辽国的时候也是个会玩的纨绔子弟。

    他来的时候,正是今年采茶开始的时候,因为茶叶还没有生产出来,所以他也没法看看今年的货色如何,于是我们家老太公便派生出面陪他在杭州逛一逛玩一玩。

    要他做生意的事,生也没怎么见过,就算他真有事,也不可能比他爹更会做生意。

    但要到会玩,这子还真是惊到我了。这两日生陪着他,还有那个同样来采购茶叶的高丽人去了不少地,那个……”

    庄斌着瞅了一眼他爹,庄士恒也知道他儿子的地是什么地了,虽然有些丢脸,但为了讨好杨怀仁,他还是做出一副不要紧的样子来,“你便是,你当你爹我不知道你们会哪儿耍吗?”

    庄斌这才不好意思笑着,“生领他们去了杭州著名的几家勾栏妓馆,以为让他这个契丹来的土包子见识见识世面。

    结果生发现这子比老子……比生还会玩,那是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啊……”

    庄士恒怕他出什么太丢脸的事情来,忙装作咳嗽了几声。

    庄斌也发觉他的有点过头了,便换了不那么轻浮的口气接着道,“总之,姓萧的子很会玩,一看就不是好人。

    不过为了我们庄家的生意嘛,生也便忍了,昨天吃花酒的时候他起杭州美食来,这才有了今日的事情。”

    到这里庄斌尴尬了一下,杨怀仁却然没在意,为了计划,他个人吃点口舌上的亏,并不觉的有什么,何况庄公子也被他爹海揍了一顿了。

    “王的意思,是让你细节,比如萧拉忽儿喜欢美食,他可起过他的口味?”

    庄斌挠了挠头,“口味是怎么样,他还真没怎么过,不过生想起一件事来,还真是有趣。

    昨日在醉花楼,我们吃的是花雕,咱们宋人吃黄酒,特别是当下春日的夜里还有些凉,便喜欢在黄酒里加了糖霜,然后上火炉,一边煮一边吃。

    这样吃酒香更浓郁,也能让身子暖和一些。

    不料姓萧的子忽然发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似的,觉得黄酒加了糖霜果然更好吃了,而且暖身的功能让他很感兴趣。

    也是便跟生商量,这次他不光要买茶,还要多采购一些黄酒和糖霜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