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伯圭毒杀刘伯安(第2/3页)三国之最风流
说我是忠臣?我心中只有天子,只有汉家,只有伦常纲纪。”
公孙瓒说道:“不错,袁本初想要立你为天子,你的确是拒绝了,但你拒绝袁本初的提议,是因为你忠於汉室么?是因为你忠於天子么?”
刘虞怒道:“若非如此,还能是因为什么?”
公孙瓒嘴角也露出冷笑,说道:“因为什么,你自己心中清楚。”
他瞧了瞧刘虞身上的衣服,像往常一样,刘虞的衣着依旧是十分的简朴,并且因为是战败后,逃跑的时候被抓住的,较之往常,衣服上更是多了一些破破烂烂的洞。
公孙瓒嘴角的冷笑愈甚,指着刘虞身上的衣服,说道:“你对外宣称,一顿饭你不吃两个肉菜,整天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搞得你好像多简朴节约似的,引得幽州士民无不对你交口称赞,说你勤俭爱民,可是,你是真的勤俭么?你的妻妾,个个绫罗绸缎,衣饰华贵,你若是真的勤俭,你妻妾为何却那般奢侈?我以前就听到过这样的传言,说实话,我还不太相信,今日我亲眼见之,我不得不信了!刘虞,你沽名钓誉,欺骗了多少士民?如此一个奸诈欺人之徒,你敢自称你忠於汉室,忠於天子,实在叫人笑掉大牙。”
这回在居庸县被公孙瓒一起捉到的还有刘虞的妻妾、子女。
刘虞的子女倒也罢了,他的妻妾却一个个都是穿着上好的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带的首饰也都非金即玉,非常的昂贵,只每个人身上穿的、带的,粗略算起来就不下十来万钱,而且这还只是他们穿戴在身上的,可以料到,在刘虞家中肯定类似的衣服,类似的首饰,不但有,而且更多,穿的好,吃的当然也不会坏,再加上吃用,日常耗费必定更大。
公孙瓒以前就听到过小道消息,说刘虞虽然衣着简朴,在郡府吃饭也是食不兼味,可刘虞家中的妻妾子女却是锦衣玉食,极其奢靡。
就像刚才对刘虞说的,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公孙瓒本来是半信半疑的,毕竟刘虞示之於众的形象,一贯简朴,不是一两天,而是常年累月都是这样,一个如此持之以恒的简朴之人,他家里的妻妾会过得那么的奢华么?公孙瓒不太相信。
可是这次擒获到刘虞的妻妾子女以后,公孙瓒亲眼所见,才知果然传闻不虚。
刘虞听了公孙瓒的这句质问,脸上不觉一红,原本直视公孙瓒的眼神也有些飘忽。
他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见到刘虞此状,公孙瓒好像是又打赢了一场大胜仗似的,往前进了一步,对刘虞说道:“刘虞,我再问你,你敢说你是忠臣么?”
刘虞这次回答了公孙瓒,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对汉室之忠,对天子之忠,人尽皆知,今日我既败於你手,你要杀就杀,何必多言。”
公孙瓒说道:“你如肯改过自新”
刘虞打断了公孙瓒的话,说道:“你不要痴心妄想了,我是绝不会屈服於你的,公孙瓒,你倒行逆使,残害百姓,为恶多端,我今日纵死,却在地下等着你!我现在唯有一个愿望,希望你能满足於我。”
公孙瓒问道:“什么愿望?”
刘虞说道:“你杀了我后,把我的眼抠下来,放到蓟县的城头,我要亲眼看你是怎么败亡的。”
公孙瓒听了刘虞此话,笑道:“你想学伍子胥?只是可惜,你既无伍子胥的才干,更无伍子胥的兵略,说来说去,你只是一个沽名钓誉、表里不一的小人罢了。”
刘虞怒道:“士可杀不可辱!你要杀就杀,休得辱我。”
公孙瓒说道:“你放心吧,你攻我城时说只杀公孙伯圭一,我今日杀你,但你的妻妾子女,我不会杀,亦是只杀你一人足够!”示意关靖,把毒酒给刘虞。
关靖捧着毒酒,再次送到刘虞嘴边。
刘虞看着那毒酒,伸手想去拿,可是到生死关头,谁能淡视?他抬了几次手,总算把手臂抬起,然而手颤颤抖抖的,却是拿不住那酒杯。
关靖等得不耐烦,打掉刘虞头上高冠,一手抓住刘虞的发髻,强迫他把头扬起,一手端起酒杯,把毒酒灌入了他的口中。
刘虞既死,公孙瓒又用关靖之谋,仿照曹操之前出任兖州刺史的旧例,由关靖和投降的一干幽州州府的府吏们一起上表,举荐公孙瓒接任幽州牧一职。
消息传将出去,从居庸县逃出去的鲜於银、齐周、鲜於辅、尾敦等人,无不悲痛欲绝。
众人聚议下边该怎么办。
鲜於银说道:“刘公对乌桓诸部恩重,乌桓诸部对刘公无不敬重有加,今刘公不幸被害,我等可以去投乌桓,集聚力量,等待时机,讨伐公孙瓒,上为刘公报仇、下安幽州百姓。”
现在也确实是没有其他办法了,众人接受了鲜於银的建议,乃投乌桓而去。
荀贞打东郡、平原、陈留这三个郡,在平原、陈留都是兵不血刃,以及东郡曹操也没怎么抵抗的状况下,把这三个郡打下来,还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公孙瓒以最先的一两千兵马对战刘虞的数万之众,旋即三日攻陷居庸,前后却历时只不过十来天,就把擒杀了刘虞,论起速度,这竟是比荀贞取三郡的速度还要快。
却也正因为刘虞战败的太快,这也就导致麴义前一道向袁绍禀报刘虞、公孙瓒两方起了内斗的军报才到邺县,袁绍令麴义率兵进攻幽州的命令,甚至还没有传到麴义的手中,麴义下一道禀报刘虞已经败亡,公孙瓒自领幽州的军报,就已经又到了邺县。
接到麴义的这道军报,袁绍简直不敢置信。
一个念头在袁绍脑中浮现:“竟然如此无能!枉我之前还想与他联手共击公孙瓒,还好,他摆架子拿大,推三阻四,不然,只怕他反而会拖累於我。”
刘虞之子刘和现在还被袁绍扣押,刘和闻讯之后,求见袁绍。
入到堂中,刘和痛哭流涕,拜倒地上,不肯起来,恳求袁绍出兵,为刘虞报仇。
尽管刘和在袁绍这里只是个人质,袁绍对他并无什么重视,但是人谁无情?
袁绍看到他这个悲痛至极的样子,也是不禁恻然,便命人把他扶起,说道:“刘公不幸被公孙瓒所害,我亦十分心痛。公孙此贼胆大妄为,不仅害了刘公,而且自领幽州牧。我已准备遣吏往去长安,上书朝中,请求天子任命新的幽州牧来幽州上任,并请天子下诏,许我讨伐公孙瓒。等到天子的诏书和新任的幽州牧到了之后,我一定就会起兵进讨公孙瓒,即是为令父报仇,也是让天下之人看一看,乱臣贼子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刘和满脸都是眼泪,感激不已,在别人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出去了。
袁绍在堂中独自坐着想了一会儿,命人把沮授、逢纪、审配、郭图、许攸等人召来。
不多时,诸吏来到。
袁绍与他们说道:“虽然公孙瓒对外宣称说刘幽州是病死的,但刘幽州必是被公孙瓒所杀无疑,就在刚才,刘和求见於我,痛哭流涕,请求我出兵幽州,讨伐公孙瓒,为刘幽州报仇,不知君等对此,都是什么意见?”
沮授现在是最得袁绍重用的人,而且在堂中诸吏之中,他的官职也是最高的。
他当仁不让,最先开口,问袁绍,说道:“敢问明公是怎么回答刘和的?”
袁绍说道:“我对刘和说,我已经上书天子,请求讨伐公孙瓒,等新的幽州牧和天子诏书到后,我便起兵。”
沮授说道:“明公这么回答他
非常合适。”
袁绍说道:“哦?君对此是何高见?”
沮授说道:“依授之愚见,现下尚非是讨伐公孙瓒之时。”
郭图听到沮授此话,脸上显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不等沮授把话说完,就从席上站起,步入堂中,昂然说道:“图以为,沮君此话谬矣!”
袁绍说道:“公则,卿何意也?”
郭图说道:“图以为,现下正当是尽讨公孙瓒之时!”
袁绍说道:“为什么?”
郭图说道:“首先,公孙瓒是刚刚窃据幽州,他根基尚且不稳其次,刘幽州在幽州的人望极高,很有民心,就像明公刚才所说,他一定是被公孙瓒给杀害的,而绝不是病死的。那么,我军如於此时北攻幽州,便既能趁公孙瓒根基未稳之机,复可得幽州士民之响应,胜之岂不易哉?”
袁绍想了一想,微微点头,说道:“公则此话有理。”问沮授:“公以为何如?”
沮授说道:“授之愚见,郭君是只看到了其一,未看到了其二。”
“只见其一,未见其二”这话,郭图听来是非常的熟悉。
但凡郭图与沮授意见相左的时候,沮授通常都是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来反驳郭图的意见。
郭图的脸顿时就涨红了。
他看向沮授,说道:“图敢问足下高见,我如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沮授却不看郭图,仍是面向袁绍,不慌不忙,抚须说道:“单从表面看来,现在进讨孙瓒,对我的确是有公孙瓒根基未稳和幽州士民对他含怨这两个助力,但是,刘虞以数万之众攻公孙瓒,而却数日之间便就覆灭,明公,由此足可见,公孙瓒虽然两次败於明公,可他的实力犹存,精锐犹在!并且这次大胜过后,公孙瓒对其帐下将士必然会大加封赏,其部兵卒现正是处於士气高昂的时候,我军如於此时攻之,胜之岂会容易?”
郭图说道:“公孙瓒虽然打了胜仗,他部队的士气或许会高,但我军可得幽州士民做内应,里应外合,他便士气再高,又有何用?”
沮授说道:“幽州并无良将,善战之士多在公孙瓒麾下,从此次刘虞与公孙瓒这一战,就可看出此点!就算幽州的士民心向明公,可是数万之众尚且打不过公孙瓒区区两千兵马,这样的内应纵然有,对我军又有何助?”
沮授的这话极其有理。
袁绍频频点头,说道:“公所言甚是。”
沮授接着说道:“授不赞成现在进攻公孙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故。”
袁绍问道:“敢闻其详,是何缘由?”
沮授说道:“明公,去年冬,我军讨伐黑山贼,所过皆灭,唯独张飞燕部颇是能战,我军与之相持多日,数次进战而终无功,於是不得不暂且退还。我军若於现时进攻公孙瓒,明公,难道不担忧张飞燕部会与公孙瓒部前后呼应,夹击我军么?如果我军主力在进攻公孙瓒的时候,张飞燕部从后击我,或者他奔袭魏郡,攻我邺县,敢问明公,何策以应对之?”
袁绍绝不是无谋之人,恰恰相反,他是很喜欢谋略的一个人。沮授提到的张飞燕这一点,正是袁绍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他也想到了这一点。也因此,刘和过来求他出兵幽州的时候,袁绍没有立刻就答应他,而是以等候朝廷的旨意和新的幽州牧到来作为拒绝的托辞。
此刻听了沮授所言,袁绍抚掌说道:“公此言,正我之所忧。”对郭图说道,“公则,如果我现出兵去打公孙瓒,确实如沮公所言,那张飞燕极有可能会袭我军之后,或攻我邺县。”
郭图无言以对,只好说道:“明公英明,所虑甚是,是图思虑不周。”
想到了张飞燕这个问题,但是幽州的这场内乱,在袁绍看来,却也是他攻取幽州的一个可乘之机,他不舍得把这个机会白白放过,遂问沮授,说道:“沮公,现在确实是还不到讨伐公孙瓒的时候,可是,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流失,将之放过不理么?想来沮公对此必然是有高明之策,还请沮公教我。”
沮授是有对策,他说道:“现下固然非是尽讨公孙瓒之时,可若是坐看此良机流逝,当然也非常可惜,授之愚见,惟今之计,只有一条。”
袁绍说道:“是何谋也?沮公,你就不要卖关子了,速速道来。”
沮授说道:“刘幽州在任幽州牧的这些年里,对幽州北边的乌桓等胡部一向宽容,十分优抚,在乌桓诸部的声望很高,深得乌桓诸部拥戴。他这次败给公孙瓒,为公孙瓒所害,其部将、府吏肯定有奔去乌桓求救兵,欲为刘幽州报仇者,明公何不遣得力能干的吏员,潜入幽州,往去乌桓,如果找到了刘幽州的这些府吏,那么就可以与他们约定时间,共击公孙瓒!
“乌桓突骑,海内之精勇也,有乌桓突骑相助,南北夹击,公孙瓒为明公阶下囚矣。”
只靠袁绍的冀州兵去打公孙瓒的话,一来,公孙瓒部队的战力很强,二来,西边还有张飞燕这个隐患,这场仗不能打可是如果能得到乌桓骑兵为助,则这场仗就可以打上一打了。
袁绍顿时大喜,连声说道:“公此策上佳。好,我现在就择吏前去乌桓!”
郭图败给了沮授一阵,为争回一句,立刻应声接腔,又举荐郭逊出使乌桓。
郭逊已经去了一次幽州,道路熟悉,并且他上次差事办得很不错,袁绍便接受了郭图的举荐,同意了将此任交给郭逊。
议事罢了,沮授、审配等人告辞而出。
郭图没有走,他留了下来。
袁绍问道:“公则,还有事么?”
此时帐中已无外人,只有袁绍、郭图两人。
郭图说道:“明公,可闻近日城中谣言?”
袁绍说道:“什么谣言?”
郭图说道:“图闻说,曹孟德数日前写了一封信,秘密地叫人送去南阳给袁公路。”
袁绍吃了一惊,说道:“孟德私下与南阳通信?”
郭图说道:“可不是么!明公没有听过这个谣言么?”
袁绍说道:“我不曾听闻。”
震惊的情绪过后,袁绍细细一想,笑了起来,说道,“公则,此必是造谣。孟德,我深知之,他断然是不会与南阳通信的?此无稽之谈,不足信也。”
袁术在士人中的名声很坏,但凡有一点见识眼光的,都知他成不了事,何况曹操?袁绍对曹操确实了解,知道曹操就算是穷途末路,也肯定不会去和袁术勾搭到一起。
郭图也知道,曹操是不可能和袁术联系的,但这个谣言只是他底下想说的话的一个引子而已。
他接着说道:“明公所言甚是,图其实也不相信曹孟德会和袁公路有什么勾当,但是明公,却有一事,必然是真不假。”
袁绍问道:“何事也?”
郭图说道:“曹孟德前在东郡之时曾经数与人言,说明公有不臣之心,又说明公没有王命而与公孙瓒彼此战斗,致使幽、冀百姓死伤甚多,对明公甚有微词并且自曹孟德到邺县以今,图观之,觉得他对明公虽看似恭敬,而实际上却是心怀二意。”
袁绍听他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大通,忍不住问他,说道:“公则,你究竟想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