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有仇不报非贵女(第1/2页)贵女反穿日常

    “县主,妙真大师的马车刚刚进了胡同。”

    曲妈妈悄悄来到清河县主近旁,低声耳语:“大奶奶已经迎了出去,您看——”

    县主含笑跟几位贵妇寒暄着,听了这话,眉眼不动,只唇边的笑纹加深了几许,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也松了下来。太好了,妙真大师终于到了!

    不是她患得患失,而是大师身份贵重,且好几年都不曾主动参加宴集,仿佛真的如出家一般,远离了红尘。

    就是宫里、安王府有什么聚会,她也不轻易露面。

    若不是太后和圣人对静月庵赏赐不断,世人险些遗忘了妙真大师的存在。

    虽然顾伽罗非常确定的告诉她大师会来,而她也亲自去静月庵给大师送了请帖,并得到了老人家的口头许诺,但在没有见到大师莅临齐家前,县主还是无法真正的放下心来。

    “有位贵客到了,我出去迎接一下,怠慢之处还请见谅!”县主略带歉意的跟几位贵妇欠了欠身。

    “贵客?”

    几位贵妇眸光闪烁,能让县主抛下一屋子的客人而亲自跑出去迎接的贵客,除了哪一位,再无旁人。

    妙真出了家,不再是公主,可谁也不敢把她当做寻常的‘尼姑’看待。

    太后和皇帝更是非常明白的表示,妙真的一应待遇和公主等同。

    公主驾到(尤其是受宠的公主),身为朝廷命妇,理当出迎!

    那几位贵妇纷纷点头表示理解,还非常积极的说:“既是贵人驾到,依礼,咱们也当出去迎一迎。”

    花厅里的消息传播的很快,县主还没有出去,绝大多数的人便已经知道了。

    纷纷附和那几位贵妇的话,“是啊是啊,可不能怠慢了贵人!”

    开玩笑,她们这次来是做什么的?还不是想在大师跟前刷个存在感?

    正主儿来了,她们还不赶紧出去表现,更待何时?

    大长公主辈分高,又是皇家贵女,她自认为自己最有发言权,笑着走到县主跟前,道:“贵人来了,老婆子我也理当过去瞧一瞧,偏生我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若是怠慢了贵人就不好了。这样吧,宁氏、姚氏,你们跟着县主一起过去吧,好歹给贵人见个礼。”

    一边说着,大长公主一边给姚希若使眼色。

    姚希若心里惴惴。

    方才大长公主趁着大家不注意,将她叫到身边说了几句话——

    “妙真素来骄傲、孤高,却也是难得的厚道之人,她回京好几个月了,京中的大事小情都瞒不过她的耳目,可她什么都没说,显见已经默认了。”

    “治病救人是行善积德的事儿,妙真知道了,也只有高兴的份儿,断不会做出什么让大家都没脸的事情。”

    “你婆婆是个糊涂人,她的话你只当是梦中胡话,切莫放在心上。待会儿见了大师,你只恭恭敬敬的行礼,处处尊敬她即可。”

    没有点破,但话里话外却将意思都表达清楚了。

    姚希若深深吸了口气,一直以来,她都没怎么瞧得上大长公主。

    哼,不过是个粗鄙村姑,若不是摊上了一对好爹娘,哪有她作威作福的好日子?

    上辈子更是觉得大长公主是个蛮不讲理、粗鄙无赖的老泼妇。

    但听了这一番话,姚希若却在心里暗暗佩服,谁说大长公主只有脾气、没有脑子了?谁说她只有蛮横、没有城府了?

    枉她是活过两辈子的人了,与心性上却还不如一个目不识丁的泼妇公主。

    努力平复呼吸,姚希若缓缓抬起头,挺起胸脯,眼中渐渐有了自信与淡然的光芒。

    冲着大长公主微微颔首,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表现。

    大长公主心中略安,在众人看不到的角度,扯了下宁氏的衣袖,递给她一个狠狠的眼神。

    宁氏瑟缩了下,原本还想跟大师多说几句话,马氏能跟大师交好,她宁氏不比马氏差,应该也能和大师搭上关系。

    但看到婆婆狠戾的目光,宁氏心中刚刚涌起的火花儿瞬间被冰水浇灭。

    做了大长公主二十多年的儿媳妇,旁人不知道,宁氏却是非常清楚这个老东西的手段。

    跟大师交好,固然是极有面子的事儿,但、但再有面子,也要有命去享受啊。

    宁氏可不想大把年纪了,还要被婆婆压着立规矩、抄佛经,或者干脆被撵出齐家去庄子静养。

    用力撕扯了下帕子,宁氏满腹不甘,却还是乖乖的来到县主身侧,陪笑道:“大嫂,我陪您一起去迎接贵人吧。”

    县主挑了下眉,她就知道大长公主不会轻易放过任何机会。

    齐家分了家,东西两府各自过活,但在外人眼中,却逃不过那一句话‘一笔写不出两个齐字’。隔房的堂亲,那也是自家人啊,宴会时,帮忙招呼客人也是应有之义。

    就算宁氏和姚氏表现得太过热情,旁人也不会笑话,反而会说齐家果然是规矩人家,兄友弟恭、妯娌和睦。

    微微一笑,县主道:“好,一起吧。”

    说罢,县主不再耽搁,快步出了花厅。

    鹦鹉等丫鬟慌忙跟上。

    宁氏和姚希若、以及诸多贵妇也都一起往垂花门走去。

    一时间,方才还衣香鬓影、花团锦簇的花厅里顿时空了下来。

    大长公主扫了眼只剩下丫鬟仆妇的厅堂,眼中闪过一抹黯然:父皇和皇兄活着的时候,她比妙真这个‘假公主’还要风光、还要被人推崇。

    可如今……唉,真是风水轮流转啊,曾几何时,一个皇室野种竟然仗着帝宠,凌驾于真正的龙子凤孙之上。

    究其原因,不过是‘权势’二字罢了!

    大长公主心底一片怅然,缓步走到正堂上首的罗汉床上坐了下来。

    “这、这就是权势的魅力?”

    许爱呆愣愣的立在花厅里,方才还一派富贵从容的贵妇们,如今却因着一个什么‘贵人’,立时抛却矜持、无比热切的奔了出去。

    难怪主人会那么想要成功!

    许爱攥紧了拳头,望着众人消失的方向,暗暗下定了决心。

    ……

    妙真大师说是来赏花的,但在齐家停留的时间根本不超过两刻钟。

    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花厅,大师恭敬的给大长公主行了礼——大长公主被褫夺了公主封号,但她还是宗室里辈分最高的人,就是妙真也要唤她一声‘堂姑母’。

    “大师如此受宠,却还牢记规矩,不忘礼数,也难怪太后和圣人对她诸多宠爱与照拂啊。”

    大家将这一幕看在眼底,纷纷在心里称赞。

    虽然大长公主辈分高,可皇家是最不讲究规矩的地方。

    成王败寇,大长公主当年站错了队,得罪了太后母子,即便她是高祖和贞烈皇后仅存于世的女儿又如何?

    还不是照样被削去封号、收回公主府等一切待遇?

    没了圣宠的公主,简直就是落架的凤凰,众人没有趁机踩一脚就算是厚道了。

    可人家妙真,啧啧,没有恃宠而骄,这在皇室中可是极为难得的呢。

    就是瞧不上妙真出身的大长公主,也忍不住暗暗点头:好涵养!

    当年先帝在位,还是太子的萧烨并不受宠,妙真是坚定的太子党,在宫里没少跟着萧烨受欺负,第一次下嫁,更是为了帮太子萧烨朝臣。

    许多人不理解太后和萧烨为何这般宠爱妙真,大长公主却是隐约知道一些内情。

    患难之中相互扶持,为了萧烨而牺牲了终身的幸福,甚至还为萧烨挡灾避祸……这种情谊,岂能轻易辜负?

    偏偏在萧烨成功即位、坐稳江山的时候,妙真却悄然退去,这更让萧烨母子心怀歉疚,想加倍的补偿她。

    ……唉,真可惜,如果当年安王和妙真能站在蜀王一边,或许大齐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大长公主无声的叹息。

    除开大长公主,现场的所有人都非常高兴。

    县主和顾伽罗一左一右的陪在大师身边,其它贵妇则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

    姚希若反复念叨着大长公主对她说的话,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大师跟前,盈盈下拜:“希若见过师傅。”

    妙真眯了眯眼睛,掩住眼底的眸光,“哦,是你啊。几年不见,出落的愈发好了。你父亲可好?你母亲可好?”

    态度很是和蔼,但话里表达的意思却耐人寻味。

    姚希若脸上闪过一抹难看,略带尴尬的说道:“我、我父亲已经去了。母亲还好。”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听了这简单的一段对话,便隐约猜到了什么。

    姚希若号称是妙真大师的爱徒,可为何大师对她这般客气?

    客气有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事,它代表着‘疏离’。

    如果妙真大师真的是姚希若的师傅,那么她对姚家也应该非常亲近。

    就算大师不耐烦跟不相干的人接触,可倘或徒儿家发生了大事,她也应当知道啊。

    然而,姚希若的父亲早在三年前就死了,妙真大师一见面却还‘客气’的问好。

    啧啧……其中内情,不言而喻啊!

    妙真一怔,旋即露出抱歉的神情,叹了句:“可惜了,姚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呢。”

    姚希若不知该如何接话。

    妙真又道:“你也是个好孩子,我与你们一家相识一场,也算是猿粪,日后倘或有什么事,只管来静月庵寻我。”

    “多、多谢大师。”

    姚希若呐呐的应了一句,感觉大家投到她身上的目光很是炽烈,她咬了咬牙,道:“大师当年指点小女医术,小女很是感激……”

    妙真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无须多礼,我的医术平平,况也没教你太多。好了,今个儿是来赏花的,旁的就不多说了。香儿——”

    妙真扭头,笑着对顾伽罗道:“你说的那株魏紫呢,我倒要看看,这花儿是不是像你所说的那般稀罕。”

    顾伽罗赶忙笑道:“大师放心,定会让您满意的。”

    妙真眉眼含笑,却一根手指戳到了顾伽罗的额头,“你个猴儿,净会说嘴,如果那花儿不能让我满意,且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话说得好似有些不客气,但听在众人耳中,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大家左右相顾,跟近旁相识的人交换了彼此明了的眼神:看来大师肯屈尊来齐家,全是顾氏的面子呢!

    且听大师这口气,似是跟顾大奶奶非常熟悉啊。

    “哎哟,大师,人家好心请您来赏花,您却……”

    顾伽罗知道妙真这是故意给她撑面子,她满心感激,伸手扶住妙真的胳膊,故作委屈的说着玩笑的话儿。

    妙真似乎很喜欢顾伽罗的亲近,笑容愈发真挚,拍了拍她的手背,跟她一起朝齐家的暖房走去。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说笑声不断。

    大部队跟着妙真齐齐转移去了暖房,宁氏看了眼前头的县主,又看了看脸色阴郁的姚希若,扭扯了一番帕子,最后还是尾随众人而去。

    “……”姚希若见过妙真,也曾跟她学过几天的养生术。

    虽然那时妙真对她称不上多么亲近,可也算和气。

    大长公主也说了,妙真性情还算厚道,除非姚希若打着她的名义为非作歹,否则她是不会当众戳穿。

    姚希若也正是早就知道妙真豁达,所以当日才敢拿她做旗号。

    但万万没想到,妙真竟这般不留情面,虽然她什么都没说,可却将姚希若的‘谎言’揭了个底儿掉。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莫非妙真是为了顾伽罗?

    可顾伽罗又是怎么投了妙真的眼缘?

    难道是顾琼在一旁穿针引线?

    但顾琼也不是什么聪明的人物,否则上辈子也不会轻易被曲晋和杨绮联手算计。

    而且上辈子顾伽罗根本就不认识妙真啊!

    姚希若越想越头疼,太多的事情偏离了历史的轨道,这种全然失控的感觉,让她心里一阵发慌。

    得,齐家赏花宴里又多了一个不开心的人。

    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非常高兴的——

    妙真对县主称不上亲近,却也露出了欣赏之色,这让县主暗喜不已,且妙真的到来,让她重返社交圈的第一步迈得是那么的光彩夺目、万人关注!

    顾伽罗就更不用说了,妙真在齐家待的时间不长,可自始至终,她都紧紧的挽着顾伽罗的手,两人仿佛亲密无间的母女,哦不,是忘年交。

    顾琼也算大有收获,虽然妙真对她远不如对顾伽罗亲近,但却当众表明了顾琼是自己徒弟的事实。

    一时间,众人看向顾琼的目光都变得不同了。

    姚希若当初只是自称妙真爱徒,就受到了宫中贵人的垂青。当然,姚希若的神奇医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如果她没有传出那个‘消息’,她根本不可能有进宫的资格。

    顾琼就不同了,她可是大师承认的徒弟啊。且顾琼至今还在静月庵住着呢,跟大师朝夕相处,简直就是‘近水的楼台’啊。

    家中有适婚儿孙的贵妇们赶忙翻出顾琼的资料:赵国公世子的庶女,生母是原配跟前的大丫鬟,唔,出身低了些。不过,据说顾大奶奶对顾琼很是关照。

    连带着冯家对这个便宜外甥女也有几分上心。

    如今又加上一个妙真……好,就是她了!

    还不等宴会结束,便有不少家主母凑到宋氏跟前打听顾琼,其中有几家更是推出了家中的嫡子、或是极出色的庶子。

    宋氏暗暗盘算了下,发现有几家的孩子还是挺不错的。

    顾琼的行情瞬间上涨了好几倍。

    而且瞧这个架势,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给她定下来。

    宋氏也不禁露出欢愉的笑容。

    除此之外,马家、冯家、宋国公府、威远侯府等齐家的姻亲也都有幸跟妙真大师谈了几句话。

    妙真对这几家都非常客气,尤其是看到冯家大舅母的时候,她的眼中更是浮现出一种莫名的神采,言语间也亲近许多。

    这让大舅母有点儿受宠若惊,幸好她涵养好、见识多,把疑惑存在心里,面上却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文雅、淡然。

    妙真见状,愈发高看她几眼,赞她是‘贤妻良母’。

    妙真轻易不夸人。

    众人投向大舅母的目光满是艳羡。

    大舅母依然一派荣辱不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