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银行,公司,铁路(第1/1页)投机分子
确定了组建上海汇通银行,这对乔致庸等晋商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杨详筹建银行的一番话也触了晋商的心思。
乔致庸站起来说道:“今日我等冒昧前来已经是打扰诸位议事,不过刚才听杨大人一席话,乔某深以为然,鄙人也愿参上一股不诸位能允否。”
“对,对···我等也愿参股。”晋商见乔致庸都愿意参股银行,都纷纷说道。
杨详想了想,摇头说道:“诸位的好意,杨某谢过了。只是杨某以为,以晋商之财力何需入股汇通银行,另建一个银行岂不是更好。想以我大清之广大,莫说两家银行,十家八家也嫌多。如诸位有意建银行,我这里倒有个人可以推荐。”
杨详招过来吴信锋,对晋商们说道:“这位是吴信锋先生,吴先生是英国康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曾经在英国的银行从事过,也在上海的洋人银行里任过事,对银行是很熟悉的。如何诸位也要筹建银行,可以请吴先生帮忙。”
晋商们纷纷过来与吴信锋攀谈,而此时的杨详倒像个闲人。上海本地的由张力才主持,而晋商与吴信锋说的热闹。杨详见自己左右无事,悄悄的拉了拉胡湘,两人偷偷的溜出大厅。
······
此后几日就筹建上海汇通银行的事众人研究商讨,杨详举荐张力才出任银行行长,另选董事十人组成十一人的董事会。
1884年12月1日,上海汇通银行正式成立,其本金就高达四千万两,中国本地的金融航母的出现,一扫洋人在大清金融强势,要知道当然在中国最大银行英国汇丰银行的本金也不过是一千三百万两。
而不久由山西晋商组建的山西大盛银行也成立了,吴信锋当任大盛银行的行长,大盛银行的本金也超过三千万两,并且依靠着晋商原先就分布全国的钱庄,很多就把银行遍布大江南北。
此时,几个在股市上挂牌的公司也筹备完毕,几个矿务公司交由胡湘去办,而上海铁厂、上海机器制造厂则有杨尚鑫督办。
说起上海铁厂、上海机器制造厂,这两个厂是杨详特别在意的。在与洋人谈收回股票时,这两个厂的股票他特别提出,只收回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洋人也认为这两个厂太过重要,能控制大清的工业之命脉,也不愿意由华商独办。虽然现在洋商还不控股但他们相信假以时日,以他们掌握着先进技术,领先的管理方法,一定能掌控这两个工厂。所以就同意就同意保留百分之三十的股权,这样这两个工厂成了大清头两个中外合资的工厂。
至于杨详为什么不收回全部的股权,他认为这个两厂没有洋人的帮忙是建不起来的。只有留给洋人一定的股份,他们为了获利才能真心为两个厂做事。而把这两个厂交给了杨尚鑫,杨详是看中他在法国巴黎师范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即懂经济又懂政治。这两个厂只有能通西洋经济,又知列强政治的人,才能即能筹办和管理这两个厂,才能与洋人做好关系维系工厂的经营。
而在杨详的手中最难办的是修建两条铁路,这事一开始,英国人就站了出来。他们认为江南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而且清国根本就不会修铁路,所以他们表示愿意帮助清国修建铁路之事,但是铁路修完之后,由于清国没有管理铁路的经验,所以铁路必需交给英国管理。
对于英国人提出的要求,杨详坚决的反对。此等重要之路权如果让于洋人,首先朝廷就会要了他的脑袋。见杨详不同意,英国人就把要求递上京师。朝廷也不愿意把路权让给英国人,但又怕开罪英国人,现在广西中法之战正酣,朝廷不敢直接否定,但中国的官员历来就拿手推托责任。朝廷就下旨让英国人与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通商大臣曾国荃谈。而当英国人找到曾国荃时,曾国荃也推托让英国人与两条的提议者杨详谈。
这样,英国人被莫名其妙的绕了一圈结果又回到杨详的面前。
当英国人不情愿的再次找到杨详,他们把修改的计划书递给杨详。杨详粗粗的看了一下计划书的内容,铁路由英国人主持修建而资金由江浙的商民出资,修完后英国占百分五十一股份,朝廷占百分十股份,而出钱的商民只占百分三十九股份。而且英国人还坚持铁路两旁三十公里的矿权归英国人所有。
看完计划书,杨详立即把它丢进垃圾筒,他指出虽然现在大清自己没有技术修铁路,所以请各国参加铁路的修建,但如果是以这么苛刻的条件为代价的话,那他只有向朝廷建议暂时不修铁路。所以铁路英国可以帮助修,你修铁路我付钱,这就是一笔买卖。对于英国要求管理铁路和附加条件都是不可接受的。
英国人当然也不会答应杨详,结果第二次的会谈又是无果而终。英国人决定向清廷施压,而掌管总理衙门的庆亲王奕劻随即受英国人压力而且又得了英国人贿赂,他向杨详发电报,要求他同意英国人的方案。
这份电报一到杨详手里,杨详气的撕个稀八烂,他向朝廷发出明电,回了一句话如果这样商民不愿出钱。
明电发出后,朝廷上下大骂庆亲王奕劻卖国。迫于朝廷内外的压力奕劻只得说总理衙门并没有同意英国人的方案,只是要求杨详认真考虑,不要得罪英国人才好。
英国人大为恼火,眼看要成的事又被杨详搅黄了,而且还清国上下一心反对由英国控制铁路。英国人只得第三次在杨详的面前坐下,与他商议铁路修建的事。
杨详提出铁路的股份按出资划分,修建只作为一项单独的工程不计股份。英国人则认为修建铁路技术必需入股,而且江南作为英国的巨大利益相关地必须在股份上有所体现。
杨详心中大骂,狗屁的英国利益相关地?这可是中国的国土,可便宜却要有你占。这时大清的朝廷也威压杨详要他尽快与英国人答成协议,万不可触怒英国人。杨详在胡湘面前大骂朝廷,英国人几句话就怕成这样,帮着洋人反过来压迫国人,这是何道理。
当然他也只能有胡湘的面前发发脾气,胡湘虽然吃惊杨详的大逆不道之语,不过商人对朝廷都没有什么好感,吃拿卡要的有,办事撑腰的不见,所以胡湘也就宽慰杨详几句就不再说。
虽然脾气发了一大通,但最终杨详只得向英国人让步。
最后双方答成协议,商民出资百分七十的资金占铁路百分四十九股,英国人出资百分三十的资金占百分四十的股份,而朝庭不出钱占百分十一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