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远见卓识(第1/1页)投机分子
两人说着话,时辰倒过的很快,进出大堂的官员公文多了起来,左宗棠让杨详站到身后,他忙碌的处理着公文,或是与大小官员说事。
杨详只是静静的站在他身后的看着听着,这对于他是一个从未见识过的场面,而且可以从中学习不少的处事为人之道。
日渐中午,处理了一早上公务的左宗棠已是后背浸透,站在他背后杨详还看见左宗棠的身子在隐隐的发抖。见已无多少公事了,杨详想劝左宗棠休息一下,这时一份战报递到左宗棠的面前。
这是台湾刘铭传的战报,“法军攻上台湾陆地,在滩头建了阵地向基隆内陆进犯,台湾军民正奋死抵抗。领福建巡府衔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报。”
左宗棠看过战报,想了一会,转身问杨详:“你觉得刘铭传能守的住台湾吗,我闽浙要不要派兵增援?”
杨详头脑里立即出现一道信息,他脱口而出道:“刘大人一定能守住台湾,而且还会重创法贼。当然福建是一定要出兵支援的,台湾为东南门户,台湾不保我大清沿海则失藩篱。”
左宗棠莫名的看着杨详,他不知杨详怎么就这么肯定刘铭传能守住台湾,而且就算刘铭传能守住台湾又如何敢说能重创法贼。法军可
不是国内乱匪,兵精器利,又有军舰助战,能顶的住它就属不易更谈何重创。他不明的问杨详:“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老师,刘铭传大人是淮军中为数不多的有胆有谋的战将,而且他上岛月余应当早已做好了准备,如今法军虽然已登岸占领了滩头但如他们再深入也就离了军舰的掩护,深入台境冒然进犯定难逃我清军的重击。而且现在见的只是刘大人发的战报,而不是求援的急报,说明刘铭传还是有余力的,守住台湾起码到现在还没问题。”
左宗棠点点头,他很奇怪杨详怎么对一个退居多年的淮将这么熟悉,但他说的不无道理,就说道:“但愿如此吧。”
他把战报放到一旁又批起其它公文,杨详有心劝他休息一会,但也知道说了也是白说,对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老人,自己还是不要多废话了,让他快些处理公事吧。
这杨详第一次能够在像左宗棠这样的大人物身边学习,他默默的心里记着。看着左宗棠处置事宜,安排人物,杨详佩服不已,就这半天够他学习上好一阵子。
午后左宗棠只休息了一会,又接着忙碌,大堂上的左宗棠并无和杨详多言。杨详帮他端茶倒水,旁时只是看着学着,一直到天暗下来后,李凌在大堂上撑上灯,左宗棠才停下手中的笔。
喝了几口茶,休息了一会后,他让杨详坐到旁边。
杨详恭恭敬敬的在左宗棠面前坐下,说实话他到现在还觉得有点不自在。面对着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名臣,要是前两天他是想见也见不到的。可此时却成了自己的老师,而且现在自己就坐在他的面前准备聆听他的教诲。
“杨详啊,跟在为师旁边一日有何收获?”左宗棠靠着椅,看着他问到。
杨详想了想道:“老师处置老练,用人妥当,学生钦佩不已唯有多看多听多学。”
左宗棠立刻阻止了他继续说,肃声道:“为师为人处事没什么好学的,我问你可看出今日为师安排各项事宜,任用人物的用意。”
杨详脱口道:“老师用意就是一个字战。”
“说的不错,大清已不是四十年前的大清了。我大清经过二十来年的洋务运动,不敢说兵精器利,起码也不是以前那好不还手之力。”左宗棠说的好像很有信心。
然而杨详却犹豫了,虽然杨详也知道此战是能胜的,不过胜的只是战场上,而战争不过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最终的结果还要看到底得了多少好处。杨详缓缓的说道:“此战,我大清胜还是有希望的,但仅仅在战场上打败法军这恐怕不够。”
左宗棠紧盯着杨详,他突然对这杨详重视了几分。因为杨详的话说明他不是一简简单单军人,他的目光已经超出战场,而是以一个政治家敏锐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场战我大清的底线在哪?
左宗棠这时对杨详已不是再像考问一个学生一样,而是带有请教的意思问道:“你这话是何意?”
杨详这时心情放松了不少,毕竟他是知道结果的,这就好比紧张的考试时看到题目却是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他自信从容的说:“在战场上我大清是能胜的。马尾海战后,朝廷即已下决心战,此乃国战我大清将士皆效命死战而且洋务运动以来我朝以有大变,军中多已用火器,而法军在远东不过十数条战舰,区区万人而已,面对我大清全力以赴的死战,法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胜的,所以战事上我大清必胜。”
左宗棠听了也觉得有理,但更想知道的是杨详对于战后的想法。
杨详饮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但我大清对于法国而言,整体还是太弱,朝廷虽以下了战心却无死战之志,因此很可能战事一旦稍好就见好就收,想以此为谈判的资本。这就难免为法国所趁,法国人可能在战场没得到的东西却通过战后的谈判施压得到。而且如今朝中军务洋务大多出淮军领袖李鸿章李大人之手。从剿发匪以来,他就从无血战到底的决心,且对于洋人也是心怀惧意,事事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到最后只怕是我大清又得委曲求全,落得个大清胜而不胜,法国却是败而不败。”
左宗棠站起来,忽而又坐下叹了口气,“胜而不胜,败而不败。”
缓了好久,左宗棠才长出了心中的一口闷气,他对于杨详的判断基本上的认可的。不过战后之事如何,他还得再看看,但眼前的台海急务却是耽搁不得。
此时,左宗棠不再当杨详只是一个可以提协的后辈,而且当作一个卓有远见的幕僚。他说道:“战后之事甚远,而眼前的台湾孤悬海外及及可危。你认为守台当务之急是什么?”
杨详很干脆的答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