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回到原点(第2/2页)血魂1937

些。他就象一个夜行迷路的人,似乎看到黑暗的天边已现出一线黎明的光芒。他要抓住它,撕开天幕,托出太阳。重光葵觉得他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斯大林给了重光葵这么个机会,在统帅部军事会议上,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元帅、将军们曾主张乘胜追击,让日本人喘不上气来,解除日后东线的威胁。但斯大林却大摇其头,反问道:“要真正解除来自东方的威胁,我们需投入多少红军呢?”

    见众人无语,斯大林慢慢地说道:“一个人喘不上气时,就会豁出一切来拼命。那对我们来说很不利,甚至是危险的。现在希特勒正竭力拉拢日本,逼急了日本人很可能倒向德国人的怀抱。如果他们联起手来,那我们就是处在了一条夹缝中,一条西强东弱的夹缝中。这种局面正是帝国主义作梦都在想着的……”

    停顿了片刻之后,斯大林点燃了手中的烟斗继续说道:“东京的意图是要试探试探我们。而红军战士的英勇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会给东京一个不小的震动的。我相信,远东地区的压力将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而我们的注意力,还是要放在欧洲方向上。大家应该记住,我们最大的威胁是来自西方,而不是东方。”

    斯大林洞中观火,看清了亚洲地区的战略形势。他的这番话也决定了这段曾发生在苏、中、朝边境上战争历史的归宿。日本人虽折了七八千精兵,却从此仗中长了见识。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告诫他的将军们:苏联红军火力极强大,实力比想象的要优越得多。对苏作战,必须在装备大规模更新后实行。这无疑给“北进派”兜头一棒。

    8月11日,在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后,苏日停战协定在莫斯科正式签署。日军后撤,恢复战前原状。重光葵虽然憎恶粗鲁的陆军,但却帮着陆军摆脱了名誉扫地的厄运。

    同一天,英国首相张伯伦得知消息后,大失所望,沮丧地把电文轻弹在了桌上。一个多月后,又拎起他那把从不离身的黑伞,飞向了德国慕尼黑。在那儿,他把捷克苏台德地区拱手让给了希特勒。希望可以让纳粹德国这头更加凶猛的怪兽一直盯着苏联。

    日本军部得到了和谈的结果之后,上上下下群情激愤,他们并不领重光葵的情。

    以日军的退让作为签字的条件,使一向骄横跋扈的陆军丢尽了脸面。愤怒中,外务省大臣宇垣、重光葵等人被污言秽语所包围。裕仁天皇为息事宁人,安抚陆军,竞再次答应来年整军完毕后,再对苏联红军发起一场组织更为周密的试探性进攻,也许裕仁对于皇军的这次惨败并不服气。

    对于张鼓峰事件草草落幕,受打击最大的人还是最高当局。希望来的快,去的也快,就象武汉夏日的暴雨。十几天的美梦转眼间化为泡影。这让最高当局心中有些酸溜溜的!

    “俄国人也是外强中千,娘希匹,都是一样的软蛋。”最高当局恶狠狠地咒骂着。痛楚中,最高当局却看清了一点:洋人毕竟是洋人,洋人是不会帮助他打洋人的,中国的抗战最终还是要靠中国自己!一切,又回到了远点......(未完待续。)